一位50多岁的“养鸡大户”告诉我:家鸡不仅能和野鸡杂交,还能和孔雀、松鸡、鹌鹑杂交,但只有和野鸡交配生下的蛋能孵化出来,不过存活率只有0.15%。那么,野鸡和家鸡为何可以杂交?它们繁殖的后代长什么样?
野鸡一般指的是雉鸡,共有31个亚种,原产于亚洲,最初作为猎鸟被广泛引入到世界各地,它们体型比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一般生活在农田和林缘灌丛中。
而家鸡则是野鸡的表亲,祖先是红原鸡,已被驯养了6000多年,它们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可以短暂飞翔,数量比其他鸟类加起来都多,全球大概有250亿只。
在外形上,野鸡和家鸡有很大差异,野鸡的羽毛较长,呈金属色性光泽,看上去更加威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家鸡的羽色多为黄色,体型也很臃肿,观赏价值较低。
野鸡和家鸡的生活习惯也不同,家鸡食性单一,食量巨大,而野鸡食性较杂,食量较小,而且由于长期圈养的缘故,家鸡的警惕性较低,各个方面都显得比较迟钝,野鸡则相反,不仅行动敏捷,善于飞行,战斗力也很强悍。
那么,野鸡和家鸡为什么能够杂交?
野鸡和家鸡是可以的杂交的,而且相比于其他动物,野鸡和家鸡的交配受孕率更高,产下的鸡蛋也有几率孵化成小鸡,而它们杂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家鸡虽然是人工饲养的禽类,但它们和野鸡一样,都是鸡形目雉科的动物,在分类上属于同目、同科的鸟类,因此具有很强的亲缘关系,生下的后代也有几率活下来。
不仅如此,野鸡和家鸡的染色体都是39对,不存在生殖隔离,而且它们在身体构造上也很接近,虽然体型略有差异,但骨架几乎一致,内脏器官也差不多,尤其是生殖系统(泄殖腔),更是一模一样,所以杂交成功的几率极高。
除此之外,野鸡和家鸡的性格也相似,它们活泼好动,善于奔走,习惯于四处觅食,还喜欢在早上准时打鸣,有时甚至还会吃一些小碎石来消化食物,具有神经质的特点。
对野生动物来说,繁育后代是自身最大的使命,野鸡也不例外,它们一般生长10个月就能进入发情期,其中雄鸡比雌鸡晚一个月成熟,在自然环境中,它们的交配期在3-7月份。
这期间雄性野鸡会变得非常暴躁,通常会占山为王,将领地内所有的母鸡都归为己有,若是遇到比较傲娇的母鸡,雄性野鸡就会打开翅膀,展现英姿,效果跟孔雀差不多。
但近年来,野鸡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对实行一夫多妻制的野鸡来说,十分苦恼,于是找不到配偶的雄鸡,就会偷偷潜入农户家里,将主意打到家养母鸡的身上,甚至有时也会来个霸王硬上弓,所以才会发生杂交的事件。
其实在自然情况下,野鸡和家鸡的杂交并不常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野鸡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看一看,它们和家鸡杂交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
甚至为了提高成功率,还有科学家用家鸡的祖先红原鸡跟野鸡交配,等培养出新物种后,再与家鸡进行杂交,这种方法让两者的血缘关系进一步接近,极大的提升了杂交成功率。
最后得出结论:野鸡和家鸡杂交后,受精率大概有50%,但鸡蛋孵化成功的概率只有10%,后代的存活率更是只有可怜的0.1%左右,这还是人工干预的结果。
不过,这种试验也直接加深了野鸡和家鸡的杂交几率,虽然这种方式不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但如果仅用于科研工作,还是可以提倡的。
那么,野鸡和家鸡生下的后代会怎么?
其实,我们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培育杂交动物了,比如农民的好帮手——骡子,那么野鸡和家鸡的后代究竟长什么样呢?
野鸡和家鸡都是适应能力很强的动物,因此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上万年,而亲缘关系又让它们可以杂交生下后代,但可惜的是,它们的后代不仅存活率极低,而且还不可以继续繁殖。
因为野鸡和家鸡的后代属于远缘杂交所得,它们不仅身材、器官,甚至染色体数目都和父母不一样,这种强大的种间差异,让它们无法继续繁殖下去,这和狮虎兽是同样的道理。
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野鸡的遗传基因大于家鸡,因此野鸡对后代的影响更大,所以它们的后代出生后,样子更接近野鸡,而且长势较慢,成年后体型也较小,体重方面也是介于两者中间。
不仅如此,与家鸡不同的是,它们的肉质会像野鸡一样有嚼劲,又不会野鸡一样柴,而且味道更加鲜美,肉质也很爽口,如果熬汤的话,营养将更加丰富。
野鸡和家鸡生下的后代,颜值很艳丽,外形接近野鸡,性情不像家鸡一样温顺,但也不会像野鸡一样羁傲不逊,但依旧十分暴躁,尤其是在发情期的时候,经常莫名其妙的发动攻击。
它们的战斗力也很强,攻击力十分凶悍,一般家养的公鸡都不是它们的对手,而且飞行能力也比较强,甚至可以长距离飞行,一般人很难抓得到它们。
家鸡还可以和什么动物交配?
开头已经说过,家鸡不仅可以和野鸡交配,还可以和孔雀、松鸡、鹌鹑等鸟类杂交,但和野鸡不同的是,它们的后代很难孵化成功,可能只是一个蛋。
孔雀共有2属3种,是一种体型很大的鸟类,它们成年后,体长可达1.5米,体重可达12斤,外形艳丽,头顶翠绿,尾羽特别长,形成尾屏,极为动人,被称为世界上颜值最高的鸟。
孔雀一般栖息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林间草地重,喜欢在傍晚出来觅食,食性很杂,主要以昆虫和谷物为主,有时候也会吃一些白蚁,而且它们和野鸡一样,都是群居生活,采用的都是一夫多妻制。
最重要的是,孔雀也是鸡形目雉科的动物,而且还是鸡形目体型最大的成员,因此它们和野鸡一样,也能跟家鸡杂交,甚至两者还能混养,并长时间生活在一起。
松鸡是一种典型的走禽,一共拥有12个亚种,但相互差距并不大,它们成年后体长可达1.3米,体重大约有10斤,但由于身体笨拙,松鸡无法飞翔,只能在高处滑翔。
松鸡的颜值很高,它们色彩艳丽,雄性还拥有一个巨大的肉冠,看起来十分别致,而且身材结实,嘴巴呈圆锥形,适于啄食地下的种子,号称挖土“小能手”。
当然,松鸡也能和家鸡杂交,虽然它们不是雉科动物,但和家鸡交配没有任何压力,可能是因为进化程度低,因此出现一些超远缘杂交的情况。
鹌鹑和家鸡一样都是鸡形目雉科的动物,但它们的体型很小,最大只有18厘米,不过体小而滚圆,长得十分可爱,它们通常都成对出现,很少群体活动,这和家鸡有本质的区别。
一般来说,鹌鹑都生活在平原的矮树丛和丘陵地带,喜欢在灌木丛附近作窝,它们食物主要以杂草种子和谷物为主,有时候也会吃一些小型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但作为同属性动物,鹌鹑和家鸡也是可以杂交的,而且受精率还很高,据说可以达到14%,但可惜的是,它们产下的蛋几乎不会孵化出来。
珍珠鸡又叫几内亚鸟,原产于非洲大陆西海岸,最初为野生品种,经驯化后才成为家禽,它们头顶无毛,也无鸡冠,身形圆矮,成年后身体呈灰黑色,并长有大量不规则的圆形白点,所以叫做珍珠鸡。
珍珠鸡是典型的群居性动物,成员数量在30-50只之间,很少单独离散,而且喜欢飞翔和攀登,战斗力也很出色,但对配偶的选拔很严格,因此野外数量一直不高。
不过,珍珠鸡对家鸡的态度一直很好,它们虽然是珠鸡科的动物,但完全可以和家鸡杂交,而且产下的后代还有几率存活,被称为“骡鸡”,但可惜无法继续生育。
野鸡和家鸡是可以交配的,它们是同种属性的动物,而染色体都是39对,因此不存在生殖隔离,但产下的鸡蛋很难孵化,而且孵化成功后的存活率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