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大多是通过6个途径感染,4点忠告听进去了,转阴不难

2022-02-20     安庆大同

原标题:乙肝患者大多是通过6个途径感染,4点忠告听进去了,转阴不难

乙肝患者做人不易,做事更难。在身体承受疾病的同时,心灵也在遭受着极大的压力,家人承受着妻儿分离的痛苦,家庭破裂往往是最后的一个结果。他们也会感到不公平,也曾大声疾呼:谁能伸出魔掌拯救濒临绝望的病人?其实没有救世主,乙肝患者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作为一名从事肝病防治多年的医务人员,我对乙肝患者以及乙肝预防确实有一些建议。

乙肝首先要了解如何传播的,避免自身感染才是对抗乙肝的最佳方式,意义远大于治疗。

了解“乙肝是通过人体哪些进行传播的”更重要。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包括精液、阴道液、乳汁、血液、淋巴液、脑脊液、肺腔液、腹腔液、关节液、羊水等。这些属于人体体液,只要含有乙肝病毒就有传染性。

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人类的身体通过通道与外界直接相连,储存的体液也与外界直接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不叫体液,叫外溶液。

6大传播感染途径:

1、母婴传播,包括2类

一是垂直传播,二是水平传播。人们总认为母婴传播是垂直传播,其实不是。只有10%是宫内传播引起的,怀孕期间子宫内感染的也只有10%,不是很高。主要是围产期和出生后要密切接触水平传播。

2、父亲也能传染

但乙肝从父亲传给婴儿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生后对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孩子在生活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了乙肝病毒。这种感染方式称为水平传播。

3、医源性感染

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未经严格消毒而造成的感染称为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内窥镜等。

4、输血传播

输血后输入受HBV病毒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会导致乙型肝炎。

5、一起生活,密切接触

包括同居,只要皮肤黏膜受损,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损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可能会落在你受损的皮肤黏膜上,有可能被感染;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剃须刀和牙刷引起HBV传播,这就是所谓的近距离生活感染。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可使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通过粘膜或皮肤上的微小擦伤和裂缝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乙肝病毒感染。

6、性传播

乙肝患者可以通过性传播,性传播也是体液传播的一种。此外,接吻也会传播,如果口腔黏膜受损也有可能。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有一条非常明确的声明——“乙肝病毒不通过以下途径传播: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打喷嚏、在公共游泳池玩耍或类似行为。

想要不被乙肝感染,在感染以后想要及时控制,并且转阴,医生给出4个忠告:

第一、不要因为这个病而终日恐慌恐惧。

乙肝患者在知道自己患病之后,心理压力很大,主要有2点担心,一事怕传染别人,二是担心治不好,担心哪一天突然就恶化了。并且对于工作、教育、治疗花费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其实大可不必。

第二、常吃保肝降酶的食物

患有肝病或者想要养肝,提高免疫可以常吃硒芽五梅,硒芽五梅含大量的五味子酸、木脂素、类黄酮、硒元素等养肝的物质。

五味子酸能够去除肝脏自由基,提高肝脏活性,滋养肝脏。

木脂素能够对进入人体的药物、酒精等伤害进行抵抗,并且能够降低转氨酶,控制它的平衡。

类黄酮能够提高肝脏的抗氧化性,修复肝脏已经受损的组织和细胞,保持肝脏完整健康。

硒元素则是提高肝脏免疫,解毒排毒的主要材料,刺激肝脏细胞,保护肝脏。

第三、保持运动

保持经常运动能够促进肝脏加快代谢,无论是排毒还是代谢的速度都能得到提升,保持肝脏的健康。但是不建议剧烈运动,一定要适合自己。

第四、定时复查

无论是有没有乙肝或者肝脏疾病,定时检查肝脏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肝脏自身无痛感神经,即便是有病了自己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只能通过体检的方式及时的发现。

并且还能够检查出乙肝的疫苗是否还有抗毒性,要定时接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24c4bdfa40f50ff217b8d336a7624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