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朋友在询问我,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有腹部右肋部疼痛,腹部胀满,去看了中医说我是肝气郁结,想清楚了解下什么是肝气郁结。
那么就让我们今天讲一讲什么是肝气郁结。
肝主藏血,主疏泄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
中医觉得,“肝属木,喜调达”。就像一棵树,喜欢自由自在的生长,不喜欢受束缚。中医还觉得“怒则伤肝”,因此,不良情绪是引发肝气郁结的首要原因。
肝气郁结证又称肝气郁滞,是因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引起气机失调所致的病证。多由精神刺激、情志抑郁或其他脏腑病证长期不愈,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而致。
以气郁、气滞等气机失调的病理为特点,常因部位不同而见不同的临床表现。
1、肝气郁结引起的压抑、忧虑往往导致头痛、烦躁、情绪波动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内分泌紊乱。
2、女子月经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肝气不疏可导致经期过短、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经行眩晕、经行不寐。
3、肝经循行在两胁,肝经脉运行不畅还可能导致乳腺肥大
4、.肝郁导致失眠,表现为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使人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恼怒伤肝。
5、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还会让人不思饮食,因为代谢缓慢,四肢乏力、懒惰少动,从而造成肥胖、便秘等问题。
治法: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方中采用柴胡疏肝缓解郁结。香附理气疏肝,帮助柴胡更好的去调理肝郁。
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协助柴胡解决肝经之郁滞,增其行气止痛之功。
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甘草协调药中的药性,为使药之用。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使肝气通顺,血脉通畅,疼痛自然而然止就会化解,寒热皆祛。
治肝郁,要注意几点:
一是有没有化火;二是肾中阴阳两气的平衡程度,三是有没有瘀血的存在;四是脾胃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
肝气郁结,阳郁内不能外散,所以常常会化火,对于肝郁化火的治疗,一般用丹栀逍遥丸为治,但这是治一时之郁的化火。
肝郁化火日久了,大多会出现瘀血和阴虚。郁火伤阴,所以对于肝郁化火而伤了阴的治疗,得在养阴的基础上来疏肝
肾中阴阳两气的平衡程度,是决定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的根本关键。所以对于肝的疏泄功能强弱,必要先查肾气。
阳气不足,则升发无力,所以这样的肝气郁结,必要在温补阳气的基础上进行,不能片面的乱用风药来疏肝。
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所以肝气郁结的病人,血行不畅,所以对于郁久的病人,在治疗时,也有必要酌加调血药以促进血行。
现在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遇见不愉快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心情也会有很多不开心的时候。《黄帝内经》里面讲:怒则伤肝,思则伤脾,因此,由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光靠吃药是不行的,还要请你多多改善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