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故事,我先不说是哪种风格的,只能说,不算长,慢慢看,看到最后,有惊喜哦!
说在绍兴年间,这里的“绍兴”是年号,不是地方哈,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就是绍兴。
地点呢,在行在,这个“行在”也不是个具体的地名,而是说天子所在的地方。像是皇帝出行暂住的地方,就被称为“行在”。
而本文中的“行在”,是指的杭州。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刚刚搬到杭州,当然不会有皇宫了。
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咸安郡王。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郡王带着一大家子出去游玩归来。
想想,郡王出游,排场肯定也是很大的。因为宋朝最出名的就是有钱嘛,所以一路上吸引了不少群众呼朋引伴前来吃瓜。
走到钱塘门里车桥前面的时候,只听到桥下裱褙铺里一个人叫道:“我儿出来看郡王!”
由于呼喊的人太过激动,连郡王都听到了,就掀开轿帘往桥下看了一眼,正好看到裱褙铺里走出一个人来。
郡王放下帘子,对轿外随行的虞候说:“明日我要这个人进到府里来。”
看到没?郡王就是不一样!一举一动都透着霸道总裁的风范!
虞候得了令,立马转身去到桥下,给郡王寻人。
但他没有直接去到裱褙铺问,而是在铺对面的一个小茶坊坐了下来,叫了杯茶,观察了一会儿。
看那裱褙铺里只有一个老头引着一个女儿。
那女儿正是“云鬟轻笼蝉翼,蛾眉淡拂春山,朱唇缀一颗樱桃,皓齿排两行碎玉”,反正美就得了。
于是虞候就让茶坊的婆婆去把裱褙铺的老板请了过来。
这裱褙铺的老板姓璩,两人见面作了个揖,虞候就开始了一番教科书般地谈话。
他先让璩老板放心,没什么事,就是聊聊天,然后问:“刚才被你叫出来看郡王的,是令爱吗?”
璩老板回:“正是。我们家就三口人。”
虞候又问:“小娘子贵庚啊?”
璩老板回:“18岁。”
虞候又问:“那你们是打算把她嫁人,还是趋奉官员呢?”
嗯,开始入主题了。
璩老板回:“我们这种人家都出不起像样的嫁妆,也只能是献给官员府第了。”
虞候又问:“那她有什么本事呢?”
你要献给官员,肯定得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啊!
璩老板回:“小女的刺绣,做得极好。”
虞候就说:“那正好啊!郡王府中正缺一个会刺绣的人,你女儿要不就直接献给郡王得了?”
璩老板一听,“好啊!”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
看看,虞候本来是得了令明天就要带人进府的。但他不慌不忙,简单几句就把人、事都打听清楚了,还说得对方主动进献。从头到尾一句废话没有,快速有效,真是论聊天的艺术啊!毕竟这事弄不好就成强抢民女了。
但,你以为这是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吗?
并!不!是!
郡王是个很单纯的人,他叫虞候把人弄进府,真的就只是让人家来刺绣的!还给起了个名,叫秀秀。
于是,秀秀就正式开始在郡王府工作了。
我也不知道郡王是怎么知道她很会刺绣的,只能说,这个世界一直是看脸的,你长得好看,会做什么我就让你做什么。
因为秀秀是本篇故事里的女主,而郡王又和她没有感情线,所以就沦为了一个高贵的没有姓名的龙套。我们就暂称他为“龙套王”吧!
由此可见,主角光环多么重要!任你身份再高,和主角没有感情线,也是白搭。
那么我们的男主究竟是谁呢?
他是龙套王手下一个手工匠人,叫崔宁。
有一天,龙套王得了皇帝的赏赐,是件团花绣战袍。
龙套王很激动,就想着,我还个什么礼回皇上呢?
就跑去府库房一阵翻箱倒柜,找出来一块还未雕琢的羊脂美玉,然后便让人把门下所有碾玉的匠人都请来,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想想这块玉能做什么?
匠人甲说,做一对劝杯吧!
劝杯简单点说就是大酒杯。
龙套王一听,我这么好的玉,你拿去做杯子?这是要把美玉都掏空吗?不行不行!
匠人乙说,做一个摩侯罗儿吧!
摩侯罗是一种婴孩样子的玩具,不过不是给小孩玩的,是给大人玩的。它是“送子吉祥物”,主要就是在七夕那天拿出来用一下。
龙套王一听,寓意是好的,但一年就用一次。我送礼就是要皇上能时时看到,时时想到啊!
看到没?这就是送礼的艺术!送就要送实用性强的!你花大价钱送个礼,人家一年用一次,不等于没送吗?
这时,男主崔宁站出来了,说:“这块玉上尖下圆,做个观音吧!”
龙套王一听,正合我意!来,你拿回去做吧!
崔宁就把玉拿回去了,两个月后,交上来一个漂漂亮亮的玉观音。
龙套王看了很满意,立马写表进上御前,皇上看了也很满意,向龙套王表示感谢。龙套王就将崔宁招进府内,成为正式工,还给他安排了个老婆——秀秀。说等秀秀合同期满,就把她嫁给崔宁。
这种转正就送老婆的传统,居然没保留下来,真是可惜。
本来一切都好。结果有一天,崔宁出去散了个步回来,听到有人大喊:“井亭桥有遗漏!”
这个“遗漏”不是说掉东西了,而是说的“失火”。
郡王府就在井亭桥,崔宁心想,不会是郡王府失火了吧?
连忙朝王府跑去。
等他跑到王府,发现里面已经搬空了,人也都走了。从左手的连廊走下去,只看到火光冲天。
就在这时,左廊里跌跌撞撞跑出一个人来,正好和崔宁撞个满怀。
崔宁一看,正是秀秀,手里提了一帕金珠。
秀秀见是崔宁,连忙说,我走迟了,府中的下人丫鬟都已经跑了,你现在回来也没用,不如带着我一起跑吧!
崔宁就听话地和秀秀和一起跑。
跑一段路,秀秀说,我脚疼,走不动了。
崔宁扶着她,说自己家就在前面,坚持一下就到了。
等到了崔宁家里,秀秀又说,我肚子饿了。
崔宁就要出去买吃的。
结果秀秀又说,我受了惊,最好再来杯酒。
崔宁就出去把吃的喝的都买回来了。
真是个听话的未婚夫。
等秀秀吃饱喝足缓过劲儿了,我以为她应该会回家了。但这毕竟是男女主第一次单独见面,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
于是,秀秀对崔宁说,之前郡王把我许给你了,你也当场答应了,记得吧?
崔宁回,记得记得。
秀秀又说,当时在场好多人都说,我们是对好夫妻,记得吧?
崔宁回,记得记得。
秀秀又说,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今天就成夫妻吧!
很直接啊有木有!!崔宁都吓到了!连忙回,不敢不敢!
秀秀一听,说,你居然不敢?那我明天就回到府里,说你今天把我带回家了!
说实话,我是真不明白,为什么秀秀一定要逼着崔宁今天就和她成亲,难道龙套王指定的事,他还敢不认账?
崔宁一听慌了,说,行!那我们就今天滚床单吧!但有一点你要听我的,那就是,我们滚床单之后得连夜跑路!此地不宜久留!
说实话,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就一定要跑路?谁不知道你们是一对啊?
只能说这两位的脑回路真是一个比一个感人!
反正,两人达成了一致,先去滚床单,滚完床单就跑路,一路跑到了两千余里外的潭州。
这真是我见过的,最莫名其妙的私奔。
跑了这么远,两人觉得应该安全了,就在潭州定居下来,租了个门店,挂牌做生意。
结果,他们这么千辛万苦地跑,跑了两千多里地,挂个牌子,上面写“行在崔待诏碾玉生活”。
翻译过来就是,来自杭州的伺候王爷的碾玉匠,来潭州开店了!
你是嫌自己命长吗?这么嚣张不直接留在杭州?
一年后,果然有人寻来了。
那人姓郭名立,是郡王府中的一个排军。受龙套王所托,到潭州湘潭县给前关西秦州雄武军刘两府送些银两。没想在街上遇到崔宁,便一路跟踪他回去,看到门上的牌子,确定了,直接进去和崔宁、秀秀打了个招呼。
小两口吓得不轻,连忙又是请吃饭,又是包红包,让郭立回去之后什么都别说。
郭立吃了饭拿了红包,一回郡王府就把两人给卖了。
龙套王立马让人去潭州抓人,没俩月,两人就被捉回来了。
龙套王看到秀秀和崔宁,气得想当场砍了他们。想我待你们也不薄啊,居然二话不说就私奔?当我这个郡王是龙套吗?
还好被夫人阻止,再怎么也是天子脚下,哪有胡乱砍人的道理?交给临安府去审啊!
龙套王就把秀秀抓去后花园关着,把崔宁拎到了临安府的大堂。
崔宁堂上一跪立马招了,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说当初秀秀从左廊出来,正好遇到见他,就揪着他的衣口说,你和我去滚床单,带我走,不然我就到处坏你的名声,说你对我不轨!
他没办法,只得照着秀秀的话做了。
真是一个听话的未婚夫!
龙套王一听,这样看来不关崔宁什么事啊,就小小惩罚了一下,把他送去建康,算是发配。并当下就安排差人,押着出发了。
结果刚出北关门,忽然有顶轿子,两人抬着,直直追了上来,里面的人大声喊着:“崔宁,你等等我!”
崔宁听得像是秀秀的声音,但又不敢停,只好低着头继续跟着差人走。
那轿子来得快,没几步就追上来了,轿帘一掀,下来一个人,正是秀秀。
秀秀下轿后,四周看了看,对崔宁说,刚才我被捉入后花园,打了三十竹篦,赶出来了。
你现在要去建康,带上我一起吧!
崔宁听了,行,走吧!
两人一路给差人好吃好喝,差人回去之后什么都没说。
到现在,这事应该是问断了,小两口又找个门店挂上牌子,开始过小日子。
一切都稳定了,秀秀就对崔宁说,当日我们被抓入郡王府,我爹娘好不担心。现在我们日子过安稳了,干脆把我爹娘也一起接过来吧!
崔宁听了,行,接吧!
就写了封信,请人带去行在,帮忙把两老接回来。
那人拿着信,照着地址找过去,发现门窗紧闭。邻居只说前两天出去找女儿了,一直没回。
没办法,那人只得照实回复给了崔宁。
一天,崔宁正在家里坐着,忽听到门外有人打听,崔待诏住哪里?
秀秀听闻,跑出去一看,正是自己的父母。原来两老听闻崔宁被发配到建康,自己一路找来了。
一家人欢欢喜喜团聚,开始和和美美过日子。
正所谓山不转水转,当初崔宁碾的那个玉观音,脱落了个玉铃。以前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要留个款,崔宁也在那个玉观音底下刻上了“崔宁造”。皇上一看,行,就让这个崔宁过来修一下吧!
龙套王一听,这崔宁在建康啊,就派人去把崔宁接了回来。
崔宁见了驾,取回玉观音,找了块玉将那个玉铃给补了上去。皇帝一看,很是满意,就赏了崔宁一堆东西,还让他住在行在,有事随时叫他。
崔宁领了旨,心里一百个得意!这可是皇帝让我留下来,我现在就去找个临街旺铺,开一家碾玉店,把一家子全接来,看你们谁还敢来找我麻烦!
好巧不巧,店铺开张没几天,又被郭立撞见了。
要说你当初拿钱不办事,转头就把人家给卖了,这时候就应该避讳一下。结果郭立居然径直走进去,给崔宁道喜。
一进去,发现秀秀也在,吓了一跳。
秀秀见了郭立,冷眼道:“郭排军,前者我好意留你吃酒,你却归来说与郡王,坏了我两个的好事。今日遭际御前,却不怕你去说。”
郭立连道“得罪”,然后一溜烟跑回了郡王府,对龙套王说,“有鬼!”
龙套王很懵,什么鬼?
郭立便说,我刚才在崔宁的店里,看到秀秀了!
龙套王直骂他胡说,秀秀那天被打死在后院了,埋在后花园,你又不是没看见!
郭立便说,我也不信啊!但刚才就真真实实看到了!就在崔宁店里!
龙套王问,你发誓在?
郭立回,我发誓在!
龙套王便让人抬着轿子跟着郭立去请人,还说,如果请得来,我再给她一刀,如果请不来,我就给你一刀!
郭立就带着轿夫去了。
秀秀一听,郡王请我?行!等我一下,我去梳个妆。
过了一会,秀秀打扮得漂漂亮亮出来了,二话不说上了轿。
到了郡王府,龙套王已经坐在大厅等着了。
郭立掀起轿帘,忽地就是一桶水泼在身上!再看,轿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龙套王一看,果然在忽悠我!立刻让人绑了郭立,准备砍了他。
郭立拼命喊冤,说,秀秀上轿,轿夫也都看着的,而且一路都没人下轿。除非是鬼,不然不可能没人。
龙套王觉得有道理,又问了一遍轿夫,轿夫也确定,秀秀上轿了。
于是龙套王又让人去崔宁叫了过来。
崔宁莫名其妙地来,把自己从被发配到回行在开店的经过仔仔细细讲了一遍。
龙套王抓不到秀秀,又怪不得崔宁,心里的气无处撒,就让人绑了郭立,打了五十背花棒。
谁让你没事到处去串门!
崔宁听说自己老婆是个鬼,又莫名其妙地回去了。
刚进家门,看到岳父岳母,就问他们,知不知道秀秀已经死了?
两个老人听了面面相觑,然后一起走出去,扑通一下跳到河里去了。
崔宁连忙叫人去救,结果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问才知道,原来当时两老听说秀秀被打死时,就已经投河死了,所以他们也是鬼。
崔宁这下明白了,自己和三个鬼过了这么久。
按理说,一般人也就不敢回去了,但,崔宁还是回去了。而且,很淡定。
他进了大门,没看到秀秀的人,又进了里屋,见秀秀坐在床上。
崔宁也不拐弯抹角了,扑通一声跪下:“告姐姐,饶我性命!”
秀秀说:“我因为你,被郡王打死,埋在后花园。只恨那郭排军多嘴,今日郡王打了他五十背花棒,也算是出了口气。如今,大家都知道我是鬼了,自然也不能留下了。”
说完,走到崔宁身边,双手揪住崔宁,大叫一声,匹然倒地。
邻舍听到动静跑过来看,只见“两部脉尽总皆沉,一命已归黄壤下”。
秀秀连同崔宁一块扯了下去,和父母一起,四人一块做鬼去了。
说实话,这真是我见过的最爽快的女主了。
谁出卖的我,就找谁报仇。没什么原谅不原谅,你害得我一家三口死绝了,我做鬼也拉你来垫背。比某些大喊“娘道”“妻道”的电视剧,三观要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