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3-10-21   守望新教育

原标题:吴奇: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读《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

作者|吴奇 天津中学

笔者最近阅读了“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老师的新著《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深有感触。在笔者心中,朱老师就是当代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温和干练”“以滴石之力,播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黄华斌:读懂新教育实验的“时代新意” ——读《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01

智慧引领,点亮教育生活

作为中国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但他最看重的身份还是教师。朱永新说:“我觉得,关键并不在于讲素质或者素养,而在于我们究竟要办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一个好的教育,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对此,成尚荣老师评论说:“在他的理念深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立德树人,这是方向问题;而核心素养是关于人的,是离不开人的,要服从于服务人的发展,也可以认定,核心素养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

“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人做梦,总要有一些人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教育要有理想,做教育的人要有理想,否则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永远没有理想,没有出息。”朱永新就是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人,他的教育理想就是“为未来的中国教育探路”。为中国教育探路,探的是素质教育之道,走的是素质教育之路。教育是人的教育,着眼点是生命教育,应该从阅读开始,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00年,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拉开了新教育实验的序幕。2002年,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起航。如今,新教育实验已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民间教育改革中最为生动活跃、最为持久深入、最有影响和成效的教育实践。其收获是丰硕的。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获得27项主要荣誉与奖励;朱永新关于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论著,在国外出版21部,在国内出版43部,在期刊与报纸发表102篇文章,他在全国各地作240余场演讲,所率领的新教育团队关于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著作84部。截至目前,有5600多所实验学校、600多万名师生参与。

作为中国当代新教育实验的播火者,朱永新把火种播撒到大江南北,让星星之火燎原神州大地。

新教育之光,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02

智慧阅读,让教育更美丽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密码、共同价值和共同愿景;阅读是推进社会公平,加强民族凝聚力最有效、最直接、最便宜的一个路径。”这是朱永新的阅读观,也是新教育实验的阅读理念。

花了0.97元买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一个日本青年改革者的自述》是影响朱永新的第一本书,这本书点燃了他生命的理想与激情;《管理大师德鲁克》帮助朱永新用行动的精神走进教育生活;《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激励朱永新有勇气努力去改变教育生活;《从优秀到卓越》启示他追求卓越的新教育。

不管走到哪里,朱永新的身边永远都有书;不论工作多忙,朱永新每天都有至少一小时的阅读时间。阅读改变了他的人生,阅读也不断改变着新教育实验。

“为阅读鼓与呼”是朱永新一以贯之、不遗余力的行动。“营造书香校园”成为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首。“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师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为此,新教育实验把促进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作为整个教育的关键所在。而阅读,是新教育最基础、最关键的行动。事实证明,最深入人心、收效最显著,同时也最简便易行的就是阅读。阅读真的能够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让教育更加美丽,并且成为师生的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阅读搭建精神的天梯——我们一直在行动

阅读信仰的缺失导致精神信仰的迷失——家庭藏书是家庭教育的宝库

03

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新教育实验就是一条由朱永新发起的新教育人走出来的新路。

新教育实验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新教育实验具有自己的哲学(发展论、行动论)、伦理学(崇高论、和谐论)和心理学(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基础。

新教育实验行动,从最初的“五大行动”发展到现在的“十大行动”。按照行动的逻辑,分别为“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

在这“十大行动”中,提升教师精神生命,让教师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和创造者,是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书香校园、完美教室、新父母学校等关键因子的突破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新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创新,是中国美学精神的返璞归真,是回归与变革相统一中的实践哲学。

通过学生“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通过教师的“专业写作、专业阅读和专业交往”的成长模式,新教育人力图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

新教育实验将最初“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自身成长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村落’”的“四重境界”“浓缩”为两大“愿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新教育实验在2002年明确提出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简称“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在2008年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从三重境界的角度出发,新教育实验更侧重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

李香:把理想变成行动,用融创守望理想——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特稿|如何实现区域教育的创新和超越?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实验?如何改变区域教育生态?

风雨同舟,二十余载。《南风窗》把新教育实验称为“新希望工程”,《未来教育家》评价其为“让教师的光芒灿若明星”,《人民教育》赞扬其“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一场行动着的新教育实验,让实验学校的教师改变了成长方式,改变了课堂构筑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学校的发展模式也在改变。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正是那个高擎火炬、云集响应、不顾一切去“擦亮星星”的行动者。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在看就是认同,点赞就是支持,转发就是力量。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