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菜价“上涨”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可以对于菜价上涨的原因,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网上也有一些人对今年的菜价进行了分析,无非就是自然灾害等事情。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和自然灾害没有什么联系。因为很多人都有一个知识盲区,觉得有些蔬菜是露天种植的,实际上并不是。其实很多蔬菜都是在大棚里面种植的,所谓的暴雨、春季,和这些棚子里面种植的蔬菜有什么联系?
不过,上面这些只是为了证明自然灾害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而已,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市面上的蔬菜,主要是由种植大厂贡献的,还是散户们贡献的?这又是一个知识盲区,无论是蔬菜还是猪肉,贡献最大的都是散户。所谓的散户,就是那些在家门口种植一些洋葱、大蒜等农作物的普通居民。
实际上,贡献最大的,反而是这些人。以前我在菜市场门口的时候,还能看到很多大爷大妈们在门口卖着自己种的菜或者是葱姜蒜,然而,愿意去购买的人却非常少。很多大爷大妈们卖不出去东西,最后也就不卖了。就在前两天去逛菜市场的时候发现,那些喜欢蹲在门口卖菜的大爷大妈们,已经不来了。我相信,不仅仅是我所在的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状况。
除此之外,菜价上涨反而和社区买菜出现的时间是同步的。很多大爷大妈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辛辛苦苦种了几个月的菜,结果种菜的成本,居然比买的菜还要贵。例如有些人种了100斤蔬菜,这里的数字只是打个比方。然而,光是种植的成本就是500元,可是花300元就能在社区买菜上购买100斤蔬菜。试问,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谁还有动力去种菜?实际上,社区买菜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蔬菜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甚至有一些农民看到蔬菜卖不出去,反而不种了!到最后蔬菜的总量反而会一直下降,导致市面上的蔬菜价格越来越高。而且,因为社区买菜的缘故,其实很多时候都让原本平衡的市场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有人可能无法理解,没联系,来举个例子。上面说到社区买菜让那些种菜的散户没了动力,导致菜价上涨。此时消费者就更加依赖于社区买菜,可是没人去菜市场买菜,价格就会更高,那么消费者就更依赖于社区买菜,这就是恶性循环。
其实原本的市场是非常平衡的,可能是我分析的不对,也可能是我有点片面,不过上面这些都是我自己个人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也都是有根据的。对此,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看法吗?如果有的话,一定要记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