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为何被称为生命禁区,里面有什么秘密?罗布泊还能重现吗

2023-12-31     微兔分享呀

原标题:罗布泊为何被称为生命禁区,里面有什么秘密?罗布泊还能重现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曾经在多年前困扰着人们的世间奇闻,一个个的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或是被充分的科学依据予以辟谣,可以说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变深了。

那么随着人类对于地球的了解,是否意味着曾经无法论证的难题越来越少了呢?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对于世界了解得越多,反而会遇到更新的问题,激起人们更大的好奇心。

在美洲有一个著名的神秘地域名叫“百慕大”,至今关于发生在那里的传说,都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结论。不过其实在我国境内,同样有这样一个地方。

那就是被称之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它的这个称呼从何而来,神秘的罗布泊又有着怎样的过去呢?

独特的地貌

罗布泊在因为一次偶然的太空照片拍摄之后被叫做了“地球之耳”,当时美国航天局无意间,拍摄到了一个在地球表面的“耳朵”地形形象,经过确认这个地方在我国境内。

从图片上看来,这个“耳朵”相当完整,不但有着耳廓,耳垂等部分,就连其中的纹理都十分惟妙惟肖。这样的发现自然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对于罗布泊的研究也从那时开始。

不过随着考察的进行,一个更令人惊讶的发现震惊了我国乃至世界科学界。眼前这片荒芜贫瘠的土地,在数十年前还是一片广袤的水域,它的原名也被称为“罗布泊海”。

如今的罗布泊早已干涸,只留下了一片片黄白相间的盐碱荒地。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这样的条件不适合绝大部分生物的生存,所以现在的罗布泊早已经成为了不毛之地。

很难想象曾经波光粼粼的湖水,在短时间内会变成干枯的湖床,而且还会在太空拍摄的影像中表现出“耳朵”的形状,那么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科学家推测,在湖水干枯后原本的地势并非像今天一样,不过有可能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自雪山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以无可抵挡的势头冲击了原本的湖盆。

这些雪山水在冲击而下时,裹挟了大量的泥沙等杂质,除了对罗布泊当地的地形产生改变以外,其中蕴含的物质也对地质进行了腐蚀和溶解,形成了明显且突出的条纹带。

而改变后的地貌因为光谱的原因,在太空中被拍摄到的时候,呈现了不同的明暗对比效果,从高处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神秘的“耳朵”。

这种被洪水和风沙造就的地理特质,在地理学中被称之为雅丹地质特征。在对罗布泊的研究不断深化后,人们发现它的神秘远超人们的想象,罗布泊的曾经也辉煌过。

罗布泊的传说

在诸多的文学古籍中,罗布泊曾经可以算是我国第二大的内陆湖,不但储水量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且附近生长的各种野生植物也十分繁茂。

汉代的资料中记载,当时的罗布泊湖面积就已经达到了数百里,且其中蕴含的水量丰沛,并不会因为旱季的气候影响而减少水量。

用现代的面积来换算,基本上相当于三千平方米的面积以上,如此大的一个湖泊在短短的数十年间迅速的变小,干涸直至消失,从今天的眼光上看来真的是不可思议的现象。

曾经的罗布泊除了作为重要的西域水源地,是丝绸之路中不可绕过的地标之一外,充沛的水源也造就了辉煌的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小河文明”。

由于历史过久,如今在考古学家的勘测中已经很难见到这个文明的身影了,只有偶然发现的蛛丝马迹,如一些风化严重的遗迹才能勉强找到它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在小河遗址中,曾挖掘出了大量的陶器碎片和骨骼等文物,证明这个文明已经拥有了相当先进的技术进步,并且随之发现的大量渔网也足以证明,当地的捕鱼行业十分发达。

另一个因为罗布泊湖而诞生的文明,则是大名鼎鼎的“楼兰古国”,根据科学家的推测这个文明的存在时间大概在距今两千年的过去,而且这个观点得到了众多文物的理论支持。

相信作为国人都知道“楼兰公主”的传说,在我国学者发现的多具来自数千年前的古代遗体中,离世多年却依然栩栩如生,美貌动人的女性木乃伊成为了极具研究价值的前提。

据说当时在我国西域曾经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势力和国度,而无论哪个势力的首领,都以可以娶到楼兰美女为荣,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楼兰出美女流行开来的舆论基础。

当然后来无论是小河文明,还是楼兰古国都先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些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罗布泊的变迁——罗布泊湖不但干涸过,而且还葬送了不止一个文明。

湖水干涸之后,当地就变得荒芜起来,同时因为是中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也常有旅人们由此而过,留下了许多离奇的传说故事。

比如在古代小说中就曾经记载,沙河中有一种酷热风沙,接触到的人会迅速被吸干身体的水分,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即使在距离泉水不远的地方,仍有可能被夺走生命。

1949年一架从重庆飞往新疆的飞机,在飞行途中突然消失,当它再次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九年后的1958年了。奇怪的是它被发现的地点,正是相隔遥远的罗布泊地区。

要知道这架飞机的航向本来是向西北方向的,为何会坠毁在南面的罗布泊呢?这个事件至今缺乏足够的证据,也成为了难以揭开的谜团。

罗布泊越是神秘,就越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对于当地的探索和开发也就越发疯狂。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三个农场职工备足了各种补给,并开着加满油的吉普车准备去那里探险。

可是这三人一去就没有了消息,后来的人们在距离楼兰地区十几公里的地方找到了车辆,还有其中两人的遗体。死亡的两人都是因为长期脱水而亡,另外一人失踪无法寻找。

令人奇怪的是,三人携带的水和干粮等物品完好无缺,并不存在因为没有水而被渴死的可能性。那么造成两死一失踪的原因是什么,恐怕谜底永远都不可能被揭开了。

特殊意义的存在

罗布泊地区环境恶劣,神秘莫测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可是对于我国一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来说,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宝地”。

我国曾经的核试验场就建在罗布泊,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除了出于保密的考虑,也因为当地地处偏僻,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几乎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核试验场位于我国新疆地区,大概距离北京以西超2000公里的地方。而该场所的总面积超过了十万平方公里,其中的两万平方公里已经被使用。

这个面积相当于美国位于内华达州的试验场的六倍左右大小,即使面积更大的前苏联的塞米巴拉京斯克,也仅仅相当于我国试验场面积的四分之一。

当初为了在这个地方建造我国自己的核试验场,由部队负责在茫茫沙漠中修建了多条干线公路,而负责整个试验进程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们,就居住在公路的交汇点附近。

经过上千位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以及共上万人的总人数的人们的努力,历经多年开发的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终于成功爆炸,我国也彻底摘掉了没有核武器的落后帽子。

荒芜的罗布泊,不但让参与核事业的人们完成了他们的梦想,也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这也是我国可以站稳脚跟发展自身的一个先决条件。

随着我国发表停止核武器试验的声明,往日里喧嚣的罗布泊似乎又一次辉煌不再。于是有人认为,既然如此为何不将罗布泊改造回原样,再现第二大内陆湖的盛况呢?

有一个观点认为,罗布泊湖的水量是否充沛,是和环境的影响有关的,即可以把时代分为“干枯期”和“潮湿期”,在如今的“干枯期”恐怕很难恢复罗布泊湖的旧观;

而以瑞典科学家的观点为基础,“罗布泊游移”的观点也被许多人所接受。即罗布泊存在着一个“暗湖”,由于泥沙淤积导致水向深处流去,一旦泥沙层变浅水自然会流回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af877c1d26279a8abaa4160ed17f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