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隔夜菜会致癌?但许多人天天都在吃!你在其中吗?

2019-08-02   康爱多网上药店

俗话说:病从口入,而在当代社会中这样的案例屡屡皆是。

饮食中,各式各样的饭菜让人流连忘返,在诸多菜品当中,我们可能会因误吃误食,或者因菜品出现了诸多问题而被污染,导致身体遭受到了伤害进而出现疾病,甚至是癌症。

说到这里,许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常说的"隔夜菜"以及放置过久的"亚硝酸盐过多的菜"亦或者是"已经败坏的菜"。

但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的健康知识广泛普及,许多人都知道隔夜菜只要处置妥当的话,是可以食用的,而那些已经败坏的菜自然是不会去食用,因此菜品致癌的风险在当下来说是有所下降并且已经算低的了。

可在这看起来美好的景象中,因吃菜而导致的"口腔、食道癌"等消化道癌变的事例似乎没有下降的趋势。

(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每年发病30.7万人,死亡28.3万人。)

那么,为什么在健康知识科普广泛的社会中还是有许多人因"菜"患癌呢?

首先隔夜菜并非是致癌主谋,腐败的菜也没人吃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都知道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物质,而这种物质会致癌,这也就是人们惧怕隔夜菜的主要原因。

但是,想要因为亚硝酸盐而患癌,那么你就需要这样才能中奖:

  1. 大量的进食亚硝酸盐
  2. 亚硝酸盐一定要如期转换成致癌的亚硝胺类物质

但很幸运的是隔夜菜的亚硝酸盐成分是比较少的,并且亚硝酸盐只有当一次性食用超过0.5克的时候才会引起中毒,超过3克才会导致死亡。

此外,不得不告诉大家的是,亚硝酸盐是一种世界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主要用于防腐和护色,平时我们吃的加工肉制品、腌菜、方便面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并不比隔夜菜少。

因此,隔夜菜会致癌的说法是不完全科学、正确的。

隐藏在背后的主谋是大家都想不到的"趁热吃,趁热吃的菜"

"趁热吃"、"趁热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的都不少,而这种饮食习惯却被食道癌紧紧的盯上了,许多人长期食用"过热的菜"而逐步诱发了食道癌,引起悲剧。

并且,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已将高于"65℃"的过热的食物食品列为了致癌因素。

他们还分析了患食道癌比较多的国家,如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等,均发现这些地区的人们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菜等热饮热食。

过热的菜引发食道癌,是被长期反复烫伤导致的!

这是因为们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它们对温度有着比较苛刻的要求:

· 粘膜的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在36.5℃左右(最适宜进食的温度建议为20℃-35℃之间)

· 能够稍微承受的范围在50℃~60℃之间(存在轻微烫伤的风险)

· 直接烫伤粘膜的温度为60℃以上

烫伤食管黏膜的代价是食道粘膜的细胞重生,慢慢的恢复原因,可能你只会感觉到口腔喉咙不舒服几天而已。

但如果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就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长期下来细胞就会异变,最终发展为癌症。

好课推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与婴幼儿食物过敏相关的知识,比如:

--怎么预防婴幼儿出现食物过敏?

--婴幼儿出现食物过敏,应该怎么处理好?

--处理不妥当,会有什么危害?

康爱多特邀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严虎,可以为您详细解答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观看视频吧!

评论互动:大家是怎么处理隔夜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