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有些孩子心中,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

2022-05-10     母婴和育儿

原标题:为什么在有些孩子心中,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位,是孩子最依赖、最离不开的那个人。绝大多数孩子,当被问到:“你最爱的人,是爸爸还是妈妈?”孩子通常的回答有三种:妈妈、爸爸、两个都爱。但也有少部分的孩子,他们的回答是:都不爱。因为在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人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爷爷或者奶奶。

很多人不理解:生育孩子的爸爸妈妈,年轻有活力的爸爸妈妈,难道还比不过年岁已大的爷爷奶奶?但如果你耐心看完如下三个原因,或许你也就瞬间懂了。

原因一、父母陪伴孩子时间太少

现如今在家全职带娃的爸爸妈妈毕竟少数,绝大多数家庭的模式都是“父母上班的时候爷爷奶奶带,父母下班自己带”。其中有些父母,工作任务相对繁重,经常要开启“996”“007”模式,拖着一身疲惫到家的时候已经八九点,孩子已经准备入睡,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当有限。工作日没法陪孩子、周末节假日没法陪孩子,孩子每次都只能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羡慕不已,久而久之,家长跟孩子的亲密关系也就越来越疏离了。

原因二、父母没有跟孩子一起睡

放眼身边,有不少老人十分宠爱年轻父母,担心他们白天上班辛苦,晚上带娃哄睡+频繁夜醒的模式会让身体吃不消,就索性自己辛苦一点,让孙子孙女跟自己一起睡。诚然,这样做是让年轻父母轻松不少,晚上可以睡个整觉,白天更加精力充沛,可却也让孩子跟老人更亲近、跟父母更疏远。3岁前的孩子是最需要安全感的,这时候谁陪孩子睡,谁就更能让孩子感到亲切、可依靠,特别是孩子半夜惊醒的时候,谁对他的细心呵护都会让他更记在心里。

原因三、父母只顾埋头看手机

我每次带竹也出门的时候,不管是在超市的滑滑梯,还是在商场的快餐店,亦或是孩子的游乐场,都经常看到埋头看手机的家长,很长时间头也不抬一下。而孩子在独自玩耍很久之后想要让家长理自己一下,就一直要跟爸爸妈妈说话,试图引起他们的关注,但结果却总是等来一句“你再去玩一会儿吧。”“爸爸妈妈在忙,别吵”,也有的家长直接给孩子一个ipad,带着孩子一起看视频。冷冰冰的电子屏幕,冷冰冰的父母,自然也会让亲子关系更容易降到冰点。

看了这三点,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在有些孩子心中,爸爸妈妈是排不上号的,因为爸爸妈妈对孩子根本就不上心!孩子在自家爸妈身上,既体会不到被宠爱的幸福,也感受不到可以依靠的力量,自然就对爸爸妈妈的好感度就不断降低,甚至几乎为零。

竹妈老家有个亲戚,小两口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警察,工作特别忙碌,孩子就一直寄养在乡下奶奶家。原本夫妇俩想着等孩子上幼儿园就接回来,结果一拖再拖,最后孩子要上小学了才回到父母身边。

回老家接孩子的时候,小两口买了很多零食、衣服、玩具给孩子,他们想着孩子可以回到城里、回到父母身边一定是满心雀跃的,但现实却很打脸,孩子压根把他们当陌生人,哭着闹着不跟他们回去,最后还是在奶奶的各种许诺下,答应孩子放假可以回乡下,奶奶每周去城里看他,才勉勉强强跟爸妈回去。

回去后也是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每次吃饭都全程冷漠,睡觉的时候经常说梦话,崩溃大哭。小两口原想着好好跟孩子相处,多带孩子出去玩弥补孩子,可结果是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

错过孩子婴幼儿时期的陪伴,当真是后悔也来不及!

孩子小的时候,各方面能力相对不足。父母(主要养育者)是孩子最主要的依靠,孩子会将他们视为最亲密的人。等到孩子渐渐长大,自主能力提高、自我意识萌芽,他慢慢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了和自己玩耍的小伙伴,他其实和父母是渐行渐远的。我们能够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其实就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

建议爸妈们,备孕的时候先未雨绸缪,提前考虑孩子出生后的养育问题,做好计划和安排,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跟孩子一起成长。愿岁月静好,你一直往前走,我们一直在你身后,且你无需回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4269145481712aee958189266f4b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