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存700万,60岁高龄产女的她用行动诠释了:何谓真正的母爱?

2022-02-22     母婴和育儿

原标题:11年存700万,60岁高龄产女的她用行动诠释了:何谓真正的母爱?

失孤,是一个家庭不可承受之重。当一个女人已经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唯一的女儿却和女婿在婚后不久因意外双双身亡,这样的打击孰能承受?因为止不住对女儿的深切思念,已经绝经的她毫不犹豫地坚持打针吃药三个月,恢复了经期,并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成功诞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她,就是六旬老太生双胞胎的当事人,打破生育极限,成为中国最高龄产妇的盛海琳。

当盛海琳的事件被媒体报道时,很多人虽同情她的遭遇,却也反对她的做法,认为盛海琳只是利用双胞胎来掩盖失去女儿的悲伤,担忧两个孩子的未来没有保障。而当时的盛海琳,因为自己和丈夫每个月的退休金上万,且自己已经退休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照顾女儿,对未来也并不担心。

都说时间证明一切,当11年过去,我们看到盛海琳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困苦,看到乐观积极的她成为了女儿们最好的榜样,看到了她11年为两个女儿存下700万,更看到了母亲二字的光芒与伟大。

育儿路之艰辛,超出你我想象

盛海琳原本想着,自己的退休金够花,照顾孩子时间充裕。但现实却给了她一个个挑战:由于高龄产女,两个孩子都不是太健康。大女儿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有缺损;小女儿虽没先天性疾病,但从小就体弱多病,容易发烧感冒。特别是孩子刚出生时需要住保温箱,光一天的花费就要6000元,且需要全部自费,开支远超盛海琳的想象,盛海琳不得不在产后还未满白天的时候,就四处奔波举办讲座赚钱养家。雪上加霜的是,丈夫2016年不幸中风,照顾丈夫和照顾女儿的双重压力都落在了盛海琳的肩上。

诚如盛海琳,当你我也成为了母亲,我们才知道育儿路的艰辛超出想象:生娃前觉得别人因喂奶而哭泣是矫情,生娃后才知奶水不够、涨奶发烧都是可怕的折腾;生娃前看不起别人边喂饭边给娃看手机,生娃后当怎么哄娃都不吃饭你才知道闹心;生娃前梦想着自己要当精致可人的辣妈,生娃后却忙得连轴转丝毫没有自己的时间。

育儿路的艰辛,体会过的人才懂。每一个不畏艰辛,拼尽全力照顾好孩子的妈妈都值得尊敬。

母亲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一个和女儿相差60岁的妈妈,看起来像奶奶,实际上却是妈妈。历尽千辛万苦生下双胞胎的盛海琳,困难接踵而至,女儿先天性疾病、丈夫中风、积蓄被掏空大半……一次次重击普通人尚且难以承受,更何况一个已经头发斑白的花甲老人。但盛海琳是有魄力的,她在困难面前并没有败下阵来,而是毅然挺直了腰杆,而两个女儿也从妈妈这汲取到了足够的能量,懂事,乖巧,优秀。

为什么说“两个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两个母亲的竞争?”因为,母亲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从小感受母亲耳濡目染的教育,孩子们信任母亲,更会模仿母亲,照着母亲的言行举止“依葫芦画瓢”。一个卑微的母亲,孩子很可能就是怯懦不安的;一个暴躁的母亲,孩子很可能是动不动就发火的;而一个坚强勇敢的母亲,孩子们也自然会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对抗困难。

或许,当我们选择成为母亲那一刻开始,我们也就成为了榜样。

家庭经济基础,孩子未来的保障

当看到已经退休的盛海琳努力挣钱,11年的时间就存下700万,竹妈深感佩服:“这真是一个活得通透的母亲。”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谈钱庸俗,可现实就是庸俗的,现实就是需要踏实的经济后盾。盛海琳的双胞胎女儿,算上教育成本、住房成本、婚嫁成本,都是一笔特别大的支出,不考虑是不现实的,不存钱是不可行的。年事已老的盛海琳,这个举动恰恰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每一个真正用心为孩子考虑的家长,都一定会给孩子存钱,为孩子积累将来之本。存钱的方式,可能是买房子、买保险、买基金,也可能是银行的定期理财,但不管形式如何,它都是孩子将来很好的保障。竹妈自己也是坚持每个月给孩子存钱,钱虽不多,但可以积少成多,让孩子的将来更不用为钱发愁,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我们并不推崇拜金,但一个母亲给孩子存钱,真的一点也不庸俗。

竹妈碎碎念

盛海琳的故事,让我感慨颇深。在周围人生育热情都极低的情况下,盛海琳冒着生命危险产女不免让人动容,特别是她生女后的百般波折更是令人心疼,但她硬生生实现了“11年存下700万”的小目标,这更让我们佩服不已。这或许就是女儿们反哺给她的能量,让她能够老当益壮,越挫越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e8f1e0ca3209cb41a6c8f88d21e36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