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界王羲之《兰亭序》的地位毋庸置疑,它凭着灵活多变的笔法、萧散飘逸的气韵,让无数人为之着迷,成为历代学书者的必临法帖,不仅是后世研究魏晋书法风韵的依据,也是众人学习书法的目标,但是书法璀璨的东晋不只有这一件“金星”。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就藏有一幅价值甚至高过《兰亭序》真迹的书法,它就是陆机的《平复帖》,此作诞生于西晋,比《兰亭序》还早了70多年,是陆机在“八王之乱”,天下战争不断时,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全文共计84字,以秃笔写就,点画率真简洁,大多以藏锋为主。
入笔收笔偶有露锋,有着质朴高古之气,没有王羲之用笔的华美秀丽之感,但是也别有一番苍劲激愤之美,好像把自己的悲凉不忿之情,全部发泄在纸上,让人看后不免沉浸在这悲愤之情中,清代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曾在《平帖记》中评价:“系秃颖劲毫所书,无一笔姿媚气,亦无一笔粗犷气,所以为高。”
这件《平复帖》之所以价值能超越《兰亭序》,除了卷中精彩的笔法技艺,更重要的是,此作乃我国最早的纸本真迹,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虽然李斯、钟繇、张芝、王羲之等人笔法技艺也颇为深厚,但是他们都没有可靠的墨迹传世,大多都是拓本跟摹本。
让人感到惋惜不已,但是此作是确凿不移的纸本墨迹,笔路以及墨色的变化清晰可见,为后世研究晋人书法提供了最佳精确的依据,当然这件历经千年的“绝世法帖”,在流传之路上也经历了不少苦难,此作唐末被殷浩所收藏,之后传到王溥家中,并被李玮买走。
李玮去世后,此作进入宋内府中,让宋徽宗喜爱不已, 亲自在帖上加盖双龙玺印,并将其命名为《平复帖》,宋代覆灭之后,就一直辗转于各位收藏家手中,直到清代重新回到宫廷,归入乾隆内府,并赐给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到光绪年间流入到恭亲王奕䜣手中,后来被恭亲王奕䜣之孙溥儒卖出。
恰好这个消息被一位钟爱书画的收藏家张伯驹得知,张伯驹为了让文物不落入外人之手,便将此作以重金买下,后来在战争时, 张伯驹和夫人潘素将《平复帖》缝入衣服夹层中,担惊此作被夺走或损毁,并携往西安避难,到了1956年初。
张伯驹及夫人潘素为了让文物得到良好保存,便将生平收藏的8件珍宝全部无偿捐献给故宫,其中就包含就件《平复帖》,如今此作成为“九大镇国之宝”其一,被专家们给出了8.8亿的天价,要知道目前书法拍卖榜的榜首黄庭坚的《砥柱铭》才价值4.368亿,这一幅作品的估值都能抵上两件,足以见此作的重要性。
您对陆机的《平复帖》有何见解,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