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曾经自豪地说:“自坐我父亲大位之后,添了四件勾当……一件,各城池内立探马赤镇守了。”
探马赤军是在蒙古帝国、元朝时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支军队。最初时他们充当先锋部队,为成吉思汗征战各地;元朝时他们戍守各地,为蒙古人掌管天下。
探马赤军常给人一种精锐部队,特种兵的感觉,又加之其发音独特、军士来源模糊,以至于很多回族学者都认为探马赤军是由中亚色目人组成的蒙古精锐骑兵。
不容否认,中亚色目人为元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探马赤军和色目人的关系真不大。《元史》中记载:“若夫军士,则初有蒙古军、探马赤军。蒙古军皆国人,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军是由享受国人待遇的蒙古人组成,探马赤军则是被征服的民族。也就是说,蒙古大军每征服一地后,女人和牛羊马匹沦为蒙古人的财产,而男子则被编入探马赤军打先锋。
在人们印象中先锋都是大将的专属职位,比如霍去病、徐达等,但是先锋部队却通常都是炮灰,比如闯王李自成为了保护他的老兵,不惜给百姓放粮让他们打头阵,当先锋。
由于打先锋的伤亡非常大,探马赤军需要不断补充新兵。最初时,蒙古人从兀鲁、忙兀、弘吉剌、亦乞剌和扎剌儿五部中以抽签的方式抽取部队,所以探马赤军的高级将领主要来自这五部。
后来蒙古大军征战四方时,“凡攻大城,先击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驱使。乃下令曰:每一骑兵必欲掠十人。人足备,则每名需草或柴薪或土石若干。昼夜迫逐,缓者杀之。迫逐填塞,壕堑立平。”
中亚的色目人是很有可能被征召进探马赤军的,但他们却是被当作奴隶和炮灰来使用的。只有在忽必烈时代,为了完成对宋朝的征服,他们大量征召中亚色目人组成“西域亲军”,也就是所谓的“回回探马赤军”。
在完成对各地的征服后,蒙古军的将士大多不愿意离开草原,更不愿意放弃牛羊,去过农耕民族的生活,而且蒙古人口稀少,不足以占领和控制各个被征服的地区。
在这种情形之下,窝阔台赋予了探马赤军一个新的任务就是作为军事统治的核心力量镇守各地,监视和控制那些被征服的民族。这也成了窝阔台一生中最得意的“四件勾当”之一。
总的来说,探马赤军是蒙古军队中的炮灰部队。因为只要取得胜利,就会有新的炮灰补充进来,老先锋就可以退列二线,因此先锋官们打仗也是拼劲全力。
在政治地位上,探马赤军将领没有身居高位的,而且在蒙古强大后,黄金家族成员以及蒙古名将们鲜有打先锋的战例。
蒙古灭宋之后收编了大量汉军,探马赤军则从先锋部队变成守卫部队,所以他们始终没有机会被蒙古统治者当作精锐来训练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