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的长河中,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包括开国少将纪亭榭、大校高鹏、少将韩庄、少将张如三、少将史进前、大校胡可、大校王建中、上校刘凤梧、原北京市长焦若愚、原济南铁路局局长陈大凡……这些英雄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都来自著名的平西国民抗日军,这支部队的统帅则是东北人赵侗。
赵侗:左起第四人
赵侗,辽宁岫岩人,他出生于1912年。抗日名将黄显声和著名女演员于蓝,都是他的老乡。他家境富裕,所以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他正在著名的东北大学读书。目睹日军的累累罪行以后,他怒火冲天,毅然投笔从戎,来到北平组建了东北同学军。1932年,他重返辽宁岫岩老家,从此屡次率部抗击倭寇。
所部发展迅速,到了1936年已经拥兵一万余人。他因为表现突出,被公推为铁血军总司令。在他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先后和日伪军交战300次以上,前后歼敌不下3000人。但是由于敌众我寡,补给困难,而且没有援军,这支部队最终还是被日伪军打散。他无奈举家来到北平定居,包括他的母亲洪文国。
赵侗
实事求是地说,他只是东北义勇军众多队伍的一个代表。他的队伍成分复杂,而且有不少学生,其战斗力并不是太强。关于他的一些介绍,普遍抬高了他在东北的地位,夸大了他在东北的战绩。但是,他是一个坚定的抗日英雄。为了抗日,赵侗几乎变卖了全部家产,并且无怨无悔。来到北平以后,他依然惦记着何时能够打回东北。
在北平的鼓楼附近,赵侗买了一个四合院。除了他的家人,他还养着几十个老部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纪亭榭,他是赵侗的大学同学。建国后,他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后来又晋升为少将军衔,曾经担任过海军航空兵参谋长。根据姚雪垠等人的回忆,赵侗不贪财不贪色,他待人热情,没有任何架子,有一种天生的领导气质。
聂荣臻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北平很快沦陷,以宋哲元为首的第29军被迫离开了平津地区。赵侗不甘心做亡国奴,他努力搜集了十几支长短枪还有几千发子弹,准备寻机和日伪军干一仗。很快,他组建了一支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队伍,袭击了位于德胜门附近的功德林第二监狱。随后,著名的平西国民抗日军成立了,这支队伍由赵侗任司令。
建军后不久,著名的黑山扈战斗打响了。却说赵侗先是率部劫持了几名法国传教士,并索要赎金。在法国人的强烈要求下,日军杀入了位于北平西郊的百望山,和赵侗的部队展开激战。根据杨成武的回忆,赵侗率部打死了几十个鬼子,并且用步枪打掉了一架敌机。但是在日军的重兵围剿下,赵侗被迫撤到斋堂附近,而且生存艰难。
杨成武
这个时候,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部分指战员在司令员杨成武的率领下来到了北平西郊。我军很快派人送信给到赵侗,约他一起来打鬼子。赵侗此时的日子非常窘困,同时他对我党的诚意非常感动,于是毅然率部参加了八路军。1937年12月,这支队伍被正式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兼第五军分区,由赵侗任司令员。
值得深思的是:赵侗在参加八路军以前,他的队伍里已经有几十个秘密党员,以他的秘书长汪之力为首。他的爱将高鹏和纪亭榭都一直看好八路军,而且很快主动申请入了党。这支队伍存在大量的青年学生,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军很快完成对这支队伍的改造。至于赵侗他多次申请入党,却一直未能如愿,所以难免有点苦闷。
邓华
史进前将军曾经这么回忆过赵侗:1937年9月,赵侗在平西吞并了许多地方武装。例如有一支队伍以高宪章为首,共有400人以上,还有几十挺机枪。赵侗以谈判为名,邀请高宪章赴宴。高宪章来了以后,很快被伏兵抓了起来。随后,他被赵侗枪决了,罪名是勾结日寇。就这样,赵侗顺利吞并了他的部队,由此可见他的狠辣。
这些开国将校们,他们对于赵侗的评价都很差。在他们的笔下,赵侗就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小人。他们很快联名要求,免去赵侗的司令员一职。赵侗顿时面如死灰,从此沉默寡言。后来,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劝说下,这些人勉强同意继续由赵侗担任这支部队的司令员。这样做,实在是利小于弊。
高鹏
杨成武回忆,说赵侗屡次申请入党,但是一直未能得到我党的批准,主要是因为他有许多思想和品德上的问题。对此,我的看法是:赵侗不贪财,不贪色,为了抗日心甘情愿地变卖全部家产,对于朋友特别真诚,对于下属非常宽厚。他始终坚持抗日,自愿参加八路军。但是,他始终未能获得一些人的信任和支持。
河北易县有个屠夫,他叫赵玉昆。他曾经落草为寇,后来拉起队伍打鬼子,并且被八路军收编。此人有一身毛病,抽大烟、玩女人、推牌九、大吃大喝……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他都比赵侗差得太远。但是,他却迅速获得了杨成武的信任,并且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后来,他却当了汉奸。人比人,气死人,这一点不得不令人深思。
纪亭榭
赵侗率部一直在河北涞源作战,他和杨成武的一分区配合默契,屡屡痛击日伪军。例如:1938年3月,他的部队在涞源二道河伏击了日军的一支运输队。这一战我军歼敌上百人,同时还歼灭日军的援军过百人。战后,他的部队受到了晋察冀军区的嘉奖。却说这支部队也损失惨重,共有500多人牺牲或负伤,包括参谋长常戟武等人。
参加八路军还不到一年时间,赵侗突然带着少数人悄悄离开了部队。他并未离开平西,而是留在附近,准备重新拉起一支队伍继续打鬼子,让八路军看看他的本事和表现。不过,他一直未能打开新的局面。所以,在国民政府的拉拢下,他最后去了山城重庆。令人感慨的是,他一直和八路军保持着最基本的克制,也算是和平分手。
焦若愚
我军曾经派焦若愚等人去和赵侗会面,劝他回来。但是赵侗一直无动于衷,他曾经说过:本来想把你们党员一网打尽,把部队拉走,后来一想算了,在一块拼杀了几年,临分手干吗抓破脸呢,合不来,就各干各的。咱也不杀你,就带个信回去吧。事实上,赵侗主动离开我军,这算是最好的结局。
随后,赵侗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第三团一部。他的老部下们:高鹏被提升为一分区副司令员,纪亭榭被提升为第三团团长,王建中被提升为第三团政治处主任,王远音被提升为一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汪之力被提升为二分区政治部主任,陈大凡则被提升为六分区政治部主任,只有少数人被降职,例如刘凤梧等人。
胡可
赵侗为何主动离开八路军,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他始终并未获得上级的信任,屡次申请入党都未能如愿;其次,他的一些部下纷纷起来反对他,甚至联名要求撤掉他的职务;再则,国民政府一直在拉拢他们;另外,据说他是青年党的党员。他既不认可我党和我军的一些理念,同时也反对国民政府的许多政策和方针……
个人观点:此时华北地区的抗日武装以八路军为主,赵侗要么投敌,要么参加八路军,要么退出历史舞台,他没有别的路可走。从一开始,我党就派出许多人来到他的队伍。经过不懈努力,我方终于彻底掌控了这支队伍,并且改造好了大多数指战员的思想。赵侗想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完全是痴人说梦。他要么服从,要么选择离开。
赵侗的母亲
就这样,赵侗来到了重庆,受到了国民政府一些高官的热情款待。他倒也大气,每次接受采访都大谈团结抗日这一思想,从未公开吐槽或者指责过我党和我军。只是有一次,周副主席来到重庆和他见了面。他在周副主席面前,批评了我方改造第三方抗日力量的一些政策和方式。由此可见,此人也算是一个聪明人,多少有一些气度。
但是他不甘寂寞,国民政府很快委任他为少将司令。他奉命率领数百人重返华北,重新组建游击队。当然在名义上,说是他奉命去东北发展抗日武装。他还拿着国民政府颁发给他的委任状,一度去找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借路。1939年,他的队伍进入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防区。随即,数千人包围了他的部队,他很快兵败被杀。
赵侗的母亲和何香凝
赵侗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年他才27岁。至于他的那些老部下们,大多受到我方的信任和重用。一些人牺牲于抗战期间,例如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八分区政委的王远音。一些人则成为开国功臣,主要以高鹏大校、纪亭榭少将、韩庄少将、原北京市长焦若愚等人为代表。却说赵侗的母亲洪文国,她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归路。
赵侗的至亲们,要么牺牲于抗日战场,要么死于摩擦。他的母亲洪文国,也就是著名的“双枪老太婆”,她在解放战争中屡屡对抗解放军,最终于1950年被俘。随后,她死在了四川。我读过许多人关于赵侗的回忆,几乎没有一句好话,包括杨成武的回忆录。至于纪亭榭,他的回忆各种自相矛盾,多少有点味道。
围歼赵侗示意图
写到这里,我不再继续议论赵侗之死,随便说些关于他的事情吧:赵侗在平西组建了国民抗日军,但是全军一贫如洗。为了筹集军费,他率部挖开了醇亲王奕譞的坟墓,获得了不少金银财宝。但是,这些东西一直难以脱手。最后,他和部下瓜分了这批财物。纪亭榭也分到了两尊金佛,他在回延安学习的路上,悄悄扔掉了这些东西。
赵侗率部参加八路军以后,考虑到杨成武的部队急缺军费。所以有人建议我军要么挖开易县境内的皇陵,获得一批财物。要么绑架一些教堂的外国人,索要一笔赎金。杨成武将军直接拒绝了他们的建议,从此无人再敢提起类似的话题。由此可见,这就是八路军和民间武装的不同,杨成武和赵侗的不同。所以,我军一直走到了最后。
纪亭榭等人,故地重游
总结下赵侗的一生:一个富家子弟,一个大学生,主动投笔从戎并毁家纾难。他始终是一个坚定的抗日英雄,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曾经率部参加了八路军,但是无法适应新生活,而且一直不被上级认可,甚至被部下孤立,所以愤然出走。最后,他被国民政府利用,率部重返华北地区。最终,他死在晋察冀,实在令人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