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张姐平常所使用的教育就是命令式教育,她经常命令自己儿子做一些事情,比如说自己洗自己的小碗,给其他的张姐规定的事情。
不过长大后儿子却不咋听张姐话了,总是和张姐对着干。用张姐的话来讲就是“不懂事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呢?儿子是真的“不懂事”吗?
其实孩子的这种“不懂事”的表现,并不是因为孩子真的不懂事,而是因为他平时听父母的太多了,所以压抑太久了,压抑久了自然就会爆发了。
而且张姐的这种命令式教育也将儿子的逆反心理给激发出来了,所以儿子最近事事跟父母对着干正是因为张姐逼出来的,如果他们不采取命令式教育的话,那么儿子还会是那个“懂事”的孩子。
01命令式教育的形成原因
之所以有一些家长会采取命令式教育,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家长的性格原因,另一个是因为教育原因。
家长性格原因
很多家长也许因为自己性格强势,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也很强势,事事都采取命令的口气去对自己的孩子说教,这样子很容易就会让孩子压力太大。
教育原因
很多家长在小的时候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一种“狼性教育”,就是事事都要听父母的,等到自己成为家长之后,自然就受到了影响,也形成了命令式教育的风格。
以上就是两个命令式教育形成的原因,不管是性格原因还是教育原因,要改掉都是不太容易的,但是事在人为,如果家长能够下决心改掉的话,还是可以改掉的。
02命令式教育对孩子的危害
命令式教育的危害是很大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有过精准的描述:
"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使得孩子缺乏主动性
这很容易理解,孩子经常在这种命令式环境下长大,事事都被自己的父母安排好了,自己仅仅是去执行父母的命令而自己不用去做决策。于是久而久之自己就没有主动性了,一旦离开了父母,就很容易成为“无头苍蝇”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应该去怎么做。这种事情时常都有发生,很多大学生虽然已经上大学了,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主见,还是依赖父母,连生活常识都不知道,这种新闻想必大家都看过。
容易让孩子变得懦弱
一个人变得勇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去尝试多了,自己去独立做事情多了,所以知道自己能行。但是如果一个人在父母的命令式教育下久了的话,孩子就很容易变得懦弱了。
这是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他父母给他安排好了,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对未知很害怕,于是就不敢去尝试做事情。一个懦弱的孩子是不容易有大的出息的,因为没有独立性,不敢大胆的去做事。
容易让孩子缺乏自信心
这也很容易理解,自信心除了先天自带的之外,还有就是要培养出来的。一个人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的话,那么就要独立的去做事情,自己要去闯荡。可是如果事事都要听父母的话的话,那么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那么何谈什么自信心呢?没有自信心的话,孩子又能有什么大的出息呢?
以上就是命令式教育的三大危害,每个危害都是很大的,不管哪一种都严重的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所以为了孩子自己的成长,父母最好不要让孩子事事都听自己的,而要充分的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03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独立去做事情
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小孩子都是很有想法的,即便是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也是很独特的,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的想法幼稚,所以表示不理解,但是孩子总是需要一步步才能成长的,没有自己的想法怎么成长呢?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
让孩子独立去做事情
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事就是大包大揽,一点苦都舍不得让孩子去吃,孩子即便自己想独立去做事情也不能,其实这样对孩子是有危害的。让孩子独立的去做事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总结:父母不要企图让孩子事事都要听自己的,不要采取命令式教育,孩子应该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即便他们的想法再好笑,在父母眼里看上去再幼稚,但是也是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体现,有思考才能有进步。
今日话题互动:你是怎么看待“命令式教育”的,你觉得“命令式教育”的危害有哪些?你作为父母有让自己的小孩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吗?你们的小孩表现如何?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经历。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