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今天河南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擒龙山西南方的清泥沟村,尽管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但比起周边的其他村居,它的知名度在驴友圈中却要高得多。
这块村落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个仅仅2.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周边被河南的土地包裹,但并非河南省管辖,而是隶属于湖北省随州市小林镇管辖。对于这一奇特的地理现象,学术界称之为“飞地”。
红色块状地块为湖北在信阳的“飞地”
顾名思义,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飞地具体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通俗地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据一位数年前去过该地的热心的网友“大别山羊”回忆到,“飞地”内有清泥沟和旱泥冲两个小村落。村内外阡陌纵横、土墙布瓦、泥塘草垛、竹林茅丛,村南不远处有著名的宁西铁路穿过,村东为北去的淮河支流游河。
卫星地图中显示的清泥沟村、上清泥沟村,右边河流为游河
实际上,关于这处“飞地”,早在1984年出版的《湖北省随县地名志》就有详细记载:“清泥沟,小林店东南3.5公里,村以河沟得名。”书中又写到:“上清泥沟,小林店东南3.5公里,村在清泥沟上。”其中备注称“此村在信阳县境内,属本社飞地。”
此外,《荆楚建制沿革》一书也曾提到;“随县还有飞地青泥沟湾,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境内,隶属小林镇小林店居委会。”
这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据一位熟悉当地掌故的网友声称, 1949年小林解放后,进行土改,清泥沟的人在历史沿革上属于小林,自然土改进程跟着小林走(工作队不一样),只是由于上清泥沟在河南境内(上清泥沟是清泥沟的一部分),但都是小林人,土改后的行政区划还是小林,随县,湖北的。他们由于习俗等原因,不愿划到河南,所以这块飞地就形成了。
不仅信阳有外省的飞地,在今天湖北省、安徽省境内,也还有两块信阳的“飞地”。一块是位于今天湖北省红安县境内。长期研究信阳地名文化的李泰甫先生就告诉笔者:”位于新县箭厂河乡黄谷畈有一村民组在湖北境内,属于信阳在湖北的”飞地”,这地方他还专程去过。原国务院某部正部级副部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作者程坦就出生在这里。”
另一块信阳的省外“飞地”在今天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西北部全军乡潘草楼,其中一片3000多亩的山林属于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当地人叫做叫红花茶场。至于具体历史源头,则难以考证。(文/程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