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浅析张爱玲的婚姻观及现实意义

2020-01-09     蔷薇灵灵栖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道出了对爱情、婚姻和人性的独到理解,在她的笔下,传递了这样的观点:旧社会的女人和男人是没有爱情的,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爱情变得无关紧要,婚姻与爱情并不挂钩。

《倾城之恋》里张爱玲着力描写的,是一段“废墟之爱”。所谓倾城之恋,是指一座城市的沦陷,成就了一段恋人。

张爱玲通过《倾城之恋》,传递了其背后的爱情观、婚姻观的观念。可谓是张著作中,所有婚恋的典范,一个既动听又接近人间烟火的故事。


去掉爱情的粉饰与伪装,剩下的只有两颗不离不弃的心

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为自身利益谋划的男女,因着战火而走到一起。战火将整个香港炸的面目全非,当危在旦夕时,生命如草芥,人才恍然大悟,苦心经营的财富,汲汲追求的名利,身份、地位,通通是身外之物,也通通靠不住。

此时的白流苏和范柳原才明白,靠得住的只有相依为命的那个人。

白流苏和范柳原从调情转而实打实的过起日子。柴米油盐,居家打扫,生活琐事亲力亲为,烟火气里互相陪伴。

如此患难,他们把彼此都看的透亮,仅仅是一霎那的彻底谅解,然而这一霎那,足够他们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虽然张爱玲给了他们好的结局,流苏得到了她想要的婚姻,柳源得到了精神的满足,然而细想之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感。

试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的“催化剂”,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关系,也许还停留在互相试探、等待对方妥协的胶着状态,最终无非是一个失去了耐心,到别处寻花问柳,一个迫于生计,草草嫁做人妇。

所以,一定程度上说,白流苏和范柳原要感谢这场战争,它也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在生死荣辱面前,剥离了一切伪装后,我们所要的就这么简单:

他不过是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一个人可以信赖的,终究是她自己

白流苏,前朝翰林之家,因家道中落,嫁与富商唐一元少爷,一个家世尊贵,一个富有多金,本是旧时婚配的最佳组合,可惜前夫游手好闲、嗜赌成性,流苏不堪前夫家暴,愤然离婚,投靠娘家。

在被兄嫂哄骗没了积蓄后,兄嫂们开始漏出小市民般的”青面獠牙“,到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只有被轻视的份,兄嫂恶语相向,母亲含糊其辞,她心里明白:家里再没有她的容身之地。

女主白流苏和男主范柳原,相交于一场舞会,白流苏身上散发的美丽、温柔、倔强和“不服输”,深深吸引着范柳原,即使回到香港仍念念不忘。于是找朋友的太太做说客,请了白流苏来港。

白流苏呢?一早就看清范柳原,是公子哥的做派。对他的甜言蜜语冷眼旁观,并不当真。

白流苏之所以答应来港,多半是抱着赌的心理,赌一个新的“生命力”-拴住范柳原,赌一个可安身立命的婚姻或者爱情。


而范柳原对他的喜欢仅仅止于“情妇”的关系,无心进入婚姻。两个人打情骂俏,互相试探,就像武林高手的对决,外人看他们出双入对、亲密无间,实际上两个人谁也没能俘虏谁。谁也没占了上风。

范柳原步步为营,玩浪漫也玩套路,他半夜给流苏打电话,聊天赏月剖白心迹;他故意营造两人同居的假相,让流苏吃哑巴亏,那样即便他没占了便宜,流苏也会被人非议,只有“情妇”这一条路可走。

而白流苏偏不!她是头脑精明、思路清晰的,她知道要坚守阵地的道理,正如亦舒所说:“女人,要做一幅画,而不是做一件衣裳,被人试了又试,却没人买,待残了旧了,五折抛售都有困难。”

白流苏决意返回上海,她知道等待她的会是更大的“家庭暴雨”,而以退为进,是获得更好的议和条件的必经之路。等了一个秋天,等来了范柳原的电报,最终她再次返港,内中掺杂着“家庭的压力”-最痛苦的地方。

但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妥协也好,是投靠也罢,故事才刚刚开始,不到最后不能定论,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只有自己,能够扬眉吐气的,也只有自己。


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范柳原给白流苏念诗:《诗经》云“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吐槽说:这是一首悲哀的诗,生离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人是那么渺小,我们做不了主的。

白流苏反讽到: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绕这么大弯子。

此时张爱玲借范柳原的口表达婚姻:

我不至于那么糊涂,犯不着花钱请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那对你也不公平,或者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范柳原是追求精神恋爱的,他看似风流倜傥、玩世不恭,内里还对真正的感情,有一种渴求。

两人也曾交心,聊过关于生活环境关及快乐。

柳源元说:“我知道你是不快乐的,一定也看够了周围的坏人坏事,可是,如果你第一次见他们,你一定看不惯。他对于家乡和家庭,是有期冀的,可是最终失望。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提及自我,柳源元说:“我自己也不懂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我”他连说两遍,心里明明感到绝望,还是再说一遍:“我要你懂得我”

他希望有人懂他。懂得什么呢?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说:“在灵魂关系的路上,我们不单寻觅爱情,还在寻找一种能让我们一再陷入热恋的经验。就像勇敢的骑士寻找圣杯一样,我们希望从亲密关系中,满足身、心、灵三方面渴望的东西。”

我们需要的是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追寻的是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就是灵魂关系。

我想这就是婚姻背后的本质。一个彼此成长互相陪伴的婚姻,一个灵肉结合不离不弃的婚姻,一个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婚姻。


现实意义

林语堂说:“所有的婚姻,都是一场豪赌。

白流苏和范柳原,一个要寻找心心相印的感情,一个要寻找安身立命的婚姻。

说没有喜欢的成分是假的,然而两个太过爱惜自己“羽毛”的人,只会在情爱里兜兜转转,百转千回,最终因着城市沦陷,彼此把对方看的透亮,一刹那彻底的谅解,让他们惺惺相惜的交出真心,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如今单身不婚,或者恋爱不婚的人不在少数,也许如范柳原般,尚没有找到那个懂得他的感情;也许如白流苏般因为受过伤害而谨小慎微;也许是不愿被婚姻束缚,一生浪荡走天涯。

我们需要的是那一份踏踏实实的温暖,稳稳当当的幸福。女生走出心里的“牢笼”,才能看到海阔天空;男生放下固执的偏见,多一点耐心,才能守的花开。

如今离婚率高居不下,我们是否也要反思,是否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羽毛”,而少了那一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呢?

有时,生活的琐碎,日复一日的平淡里,会有一种茫然的恐怖,不管男女,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课题。我始终相信,给自己注入更多的能量,如爱和包容,如交心和谅解,如陪伴与担当,将会让爱情与婚姻之路熠熠生辉。

我是蔷薇林灵灵栖,分享干货和有意思的事,愿与你在文字里相濡以沫,欢迎关注我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Eb_sW8BbDmBVZuPxX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