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上看到四个悟空问答都与一年级有关。
一年级的孩子考试成绩差,要不要复读?
一年级的语文成绩五六十分,怎么办?
一年级的日记怎么写?
一年级的小学生怎样学加减法?
我很疑惑,小学一年级有哪些知识?值得家长们如此苦恼?我的印象里,小学一年级也就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识字写字而已。家长怎么跟发求救信号似的。
从提问中,我看出三个问题,第一,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想要孩子学习好,又找不到方法。第二,孩子没有超前教育,也没上学前班,比别的孩子学得慢,家长的自尊心受挫。第三,孩子不爱学习,即使是简单的学习内容也不愿意思考。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兴趣是重点,紧盯着成绩干着急,不是小学生家长应该做的。父母要做得不是教会孩子知识,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单纯地灌输,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成绩差,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如何培养孩子爱上学习?才是小学生家长们最该提出的问题。
孩子能否主动学习?动力来源于家长,家长处理得当,孩子学习有信心,有兴趣,自然一日千里,事半功倍。
孩子上学之前,做父母必备的心理素质。
一、受挫心
孩子上学之前,相信父母心里都有一种认知,就是孩子一定是高高兴兴上学,高高兴兴回家,按步就班写作业。他们心里都有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事实上,一个班级四十人,如果说考到前十名能另你满意的话,所谓的成功率就是25%。余下的75%的父母将会进入不满意的焦虑状态。而且,即使是考进前十的孩子家长,也未必满意,他们很可能认为孩子能考第一。
家长一旦走进“比较”的误区,拿孩子的成绩当成自己的成功,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很难培养主动学习的孩子。反观你的内心,你因为看到孩子的成绩低而愁苦,还是看到孩子在班级的排名恼火?
不对孩子有要求,孩子才会对自己有要求。马云等知名人士都不要求孩子出色,中等就好。因为他们明白,成绩不等于成功,未来创业还要靠情商打天下,他们更多地要求孩子做自己,而不是比别人强。
所以,在孩子上学之前,你就要做好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准备。即使咱们家孩子是爱因斯坦一样的天才,也不一定小学一年级就名列前茅。
二、平常心
孩子从学前环境到了学校环境,很可能因为不了解学校的各种规则做得不好。违反纪律,测验不及格,不听课,不写课堂作业等等。老师也会随之告状。家长在做好被批评的准备,不要因为老师的情绪影响你的情绪。要明白孩子的各种表现不好是有原因的,即使犯了错,也不能生硬地批评,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控制好情绪,动不动就批头盖脸地骂孩子,孩子会自暴自弃。好孩子也会变成坏孩子。
另外,孩子成绩好,是他想要优秀,努力的结果,父母不要得意炫耀,觉得是自己的遗传基因好,教育成功。太过邀功,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父母的事。孩子成绩不好,也不要大喊大叫,沮丧难过。问问孩子原因,由他找到解决办法。
父母再着急,也要沉得住气。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急,孩子自己就会着急。父母着急,压力和责任交给了父母,孩子就不急了。
三、信心
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来源于家长和老师。你对孩子没有信心,别想孩子自信。坚信孩子一定能爱上学习,给他正向的期待和能量。
我侄女一上学,就表现出比普通孩子认真努力,又学不会的状态。她的妈妈天天骂她,说她笨,脑瓜不够用。孩子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学习非常吃力。她特别重视写作业,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她对考试也很重视,每次卷子都很工整。但是,她的成绩始终不理想。
四年级以后,换了一个班主任。老师总是表扬她,认为她乖巧懂事。她的成绩一下子提高了十名。但是,她的妈妈仍然认为她是笨孩子。她始终没突破魔咒,初中毕业明明考上普高,还是去了卫校。
你认为孩子是什么样,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孩子。信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才上一年级,就觉得孩子不行,以后的路很难走下去。
孩子成绩再差,也不代表他学不好。要真诚期待,相信孩子能够战胜自己,成为未来的精英。
四、耐心
孩子变好或变坏,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学习。
作家郑渊杰的儿子第一次考数学,就是全班倒数第一。妈妈气得发火。郑渊杰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你没有敌人,下次考试只超过一名,你就进步了!”
试想,下次孩子还是考倒第一,家长该怎么办?仍然不能发火,继续鼓励孩子,相信他会进步。很难做到是吧?估计第二次再考倒第一,家长不打孩子,也要打自己一顿解解气。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父母很难有耐心。别说长时间的耐心,就是一次看护作业的耐心都很难。孩子的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时间。就像我们从小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伤害,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治愈自己。
小时候,我爸就看着我学习,动不动就发火。我儿子上学以后,我惊人地复制了他的教育方法。其实,那都是错误的。不要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教育孩子,再去寻找真正正确的方法。拿看孩子写作业举例。家长们认为,在孩子身边盯着他们写作业是家长尽职尽责的表现。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坐在孩子身边,拿一本书认真阅读。孩子写完作业,不要纠错。孩子写得潦草,凌乱,罚他以后都不用写作业了。要让孩子珍惜写作业的权利,而不是没完没了地罚写,令孩子厌恶写作业。
五、爱心
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爱。孩子犯错时,都害怕父母不再爱他们了。他们内心的安全感会缺乏。朋友家孩子小时候学习很差。朋友经常横眉怒目对待孩子,甚至说过,你不好好学习,十八岁以后就不管你了。我不养废物。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活得不快乐。多次想过自杀。
大多数家长都给孩子一种认知,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就不爱他了。这种社会现象在《小别离》里也有表现。朵朵对着父母大喊,你们眼里只有分数。在《少年派》里,钱三一曾对裴音冷冷地说,我不考第一你就不爱我了是吗?都反应了家长普遍过于看重分数,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素质教育。
孩子上一年级,父母不要过度紧张。如果孩子表现出“差生”的潜质,不要着急,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是关键。
没有孩子天生的好,也没有孩子天生的坏。孩子需要一点点的改变。孩子最终做到最好或最坏,都是家长不当教育导致的。孩子的未来,取决于家长的对孩子的信心和期待。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成绩差,或者失败,就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别说一年级,就是整个小学六年,孩子从五年级开始努力,学两年也就全学会了。成绩差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小学期间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将来会有大麻烦。建议家长眼睛里要有孩子的优点,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爱心,培养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