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一场大火就吓走了曹操?真相其实没那么简单!

2023-11-25     掌柜讲历史

原标题:赤壁之战一场大火就吓走了曹操?真相其实没那么简单!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提到赤壁之战,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往往会想到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华容道等事件。而稍微了解汉末三国历史的人就知道蒋干盗书是子虚乌有,草船借箭的原型是孙权,诸葛亮也没有借东风的本事,黄盖没有用苦肉计,关羽也没有在华龙道与曹操相遇。而在历史书上,对于赤壁之战,是这样描述的: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对抗曹操。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北撤。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结束,为三国鼎立鉴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对于赤壁之战的描述都有一个共同点:黄盖诈降曹操,曹操败于火攻。

《三国志》中的确有火攻的记载: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周瑜传》

从《三国志》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火攻之计其实并非周瑜想到的,而是周瑜的部将黄盖想到的,仅从这点来说,即使曹操真的败于火攻,赤壁之战完全归功周瑜,对黄盖而言是不公平的,汉中之战法正献策,使得黄忠于定军山阵斩夏侯渊,难道法正不是最大的功臣吗?可是大多数人都把赤壁之战归功周瑜,却忘记看黄盖才是计谋的提出者。

虽说《三国志·周瑜传》的确记载了曹操败于火攻,但是在《三国志·武帝纪》中,却记载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这段记载居然没有提及赤壁的那场大火,而且称曹操在赤壁之战败给了刘备,又提到了因为一次瘟疫,导致曹军很多人病死,这才撤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再看看其他有关记载: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黄盖传》记载称: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

从第一段记载可以看出,曹操压根就不承认赤壁之战是败在周瑜手上,而是败在疾病手上,而且船是他自己烧的,不是被火攻的,却让周瑜获得虚名,虽说这一段可能有曹操为自己开脱,掩饰失败的成分,但曹操也不至于虚构出瘟疫和烧船事件,第二段记载可以看出,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了。

结合这几段记载,赤壁之战的一个可能的过程是:黄盖诈降以后放火烧毁曹军部分船只,但是黄盖自身也中箭落水,吴军群龙无首,使得曹操有机会组织撤退到对岸。赤壁水战虽然对曹操造成一定损失,但是损失的大多是收降得荆州水军,曹操北方本土步骑并未受损,实力依然在孙刘联军之上。但是,北方士兵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水土不服,导致军中多疾病,战力急剧下降,刘备此时与曹军交战,在陆上战场击败曹操,曹操不想把船只留给敌人,于是烧毁剩余船只撤退。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并非火攻,而是北方士兵的水土不服。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2eae77bb8d40a1f976ea57e4b8954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