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纳社保如何选择缴费档次和年限,一文读懂其中的门道

2019-12-31     华北小强

按照60%缴纳25年竟然比按照100%缴纳15年领退的养老金多?

这是一个朋友问我的问题,让我帮忙计算一下,是否真如网上所传的那样:按照60%缴纳25年竟然比按照100%缴纳15年领退的养老金多。

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一个是缴费年限短,但是缴费比例高,另外一个是缴费年限长,但是缴费比例低,哪个更划算一些呢? 最后经过我的计算:我认为是缴60%的25年更划算。

我的计算过程(有疑问或者意见,欢迎来留言)

第一,同样的社保缴费,按照60%比例缴费25年却比按照100%比例缴费15年多领养老金;

假如老李和老王都是山东省在职参保职工,2018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5383元,则月平均工资为65383÷12=5448元,则最低缴费基数为月平均工资的60%则为5448×60%=3270元,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月平均工资的20%,则每月的养老保险费用为3270×20%=654元,按照60%缴纳全年为654×12=7848元。


如果老李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60%缴纳则一年费用为7848元,个人账户余额为7848×40%=3139.2元;老王按照中档缴费基数的100%缴纳社保,则一年的费用为13075.2元,个人账户余额为5230.08元。

假设老王按照100%比例缴纳灵活就业15年,则老王的缴纳金额为13075.2×15=196128元,个人账户余额为79201.2元;

老李按照60%的比例缴纳灵活就业25年,则老李的缴纳金额为7848×25=196200元,个人账户余额为78480元。


(在这里我们按照每年缴费基数一致,实际上缴费基数会每年递增,相应的金额也会比测算值大)

养老金计算公式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平均工资+上年度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解读: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解读: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都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常见的有50周岁为195个月,55周岁为170个月,60周岁为139个月)。

假设老李和老王都是在2019年开始参保,则老王退休时间为2034年,老李的退休时间为2044年,(我突然发现好遥远的时间呀,我为什么要如此假设,简直是给自己挖坑)。

假设2034年的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0000元,(这个数字为假设,实际的无法预测,可能以下的金额与现在的实际相差较大,但仅用于验证结论)

  1. 老王的按照100%缴费15年的老王的基础养老金为80000 ×(1+1)÷2×15%=12000元
  2. 按照60%缴费25年的老李的基础养老金为:80000 ×(1+0.6)÷2×25%=16000元;
  3. 两人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为 :老王为79201.2÷139=569.8元,老李为78480÷12=564.6元
  4. 养老金金额分别为:老王12000+569.8=12569.8元,老李为16000+564.6=16564.6元
  5. 老李按照60%缴费25年比老王按照100%缴费15年每月多16564.6-12569.8=3994.8元。

所以,在两者缴费开始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计算情况,按照100%缴费15年却比按照60%缴费25年,少领【三分之一的养老金】呢。


最后想说的:

所以,综合分析,自由职业者选择缴纳25年60%缴费基数比缴纳15年的100%社保基数更划算!

缴纳社保的年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往往决定养老金的高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0Y9aW8BMH2_cNUg9T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