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的话扎心了:培养孩子要乖乖听话,是在培养奴才啊

2019-09-23     及时雨宋尚春

请按小朋友的习惯来

昨晚媳妇和宝宝一起刷牙,宝宝自己刷几下就把牙膏吐了,媳妇很生气的批评她:“好好刷牙,就这么几下刷得不干净,牙膏都浪费了”!宝宝一下子就哭了,媳妇仍旧不肯让步,坚持教育宝宝要好好刷牙。

后来我把宝宝抱起来对她说:“下一次遇到妈妈批评你,你先别着急哭,你对妈妈说,请妈妈按照小朋友的习惯来。

由于年幼和知识经验不足,幼儿出现各种“过失”行为很正常,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错把“控制”当成“教育”,让幼儿失去了自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

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

在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听话是家长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即便现在,宝宝的爷爷还是经常说宝宝要听话。为了达到这个“听话"的目的,一手拿着”糖果“(宝宝喜欢吃的各种零食),一手拿着”大棒“(通常是威胁的话,如你要是不xx,就不能xx)。 家长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所以要求孩子要听话。家长代表着一种权威,孩子必须“听话”。却不曾想到,孩子因为听话而失去了许多尝试的机会,失去了判断力和主见。如果没有勇气去尝试,那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自由大家都知道重要,但在教育生活中容易忽视。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对幼儿的尊重和信任,觉得宝宝小,什么都不懂;二是受自身专业的限制,不知如何引领与指导。事实上,“自由”就在每一个和孩子相处的生活细节中,需要一点一滴去实现。我们要减少控制,允许幼儿出错。一个没有自由的孩子,一个不被信任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

我觉得一直培养孩子要乖乖听话,这不是在培养奴才吗?

宝宝听话固然会让比较省心,可我们不是为了省心而要的宝宝

宝宝有自己的思想,家长应该养成尊重他们,倾听宝宝心声的习惯。倘若宝宝对家长的做法有所质疑,并跟家长辩论,那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不仅会锻炼宝宝的推理,辩论以及协商的能力,也能促进亲子交流,何乐而不为呢?

家长们,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话,请容忍他们的“不听话”,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吧!

王安义在散文《疲惫都市人》中,描述重复生活的苦闷:

他们的生活已没有浪漫色彩,钟点标志出他们作息制度,星辰日月、风霜雨雪与他们无关。他们生活在符号中间,人世间多少种事物失去了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

社会化精细分工,划定了生活范围,职场快节奏,挤压着生活空间,最后,成人的生活被压缩成固态方块,难有伸展余地。 在压缩生活中,还常浸透大都市特有孤独感。现在唯一可以温暖我们,让我奋勇向前的,是我们的宝宝。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就能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过得深情一些。

所以,孩子已经给了家长太多太多,现在就请家长耐心的守护他们,千万不要图省事,未来的世界还要靠他们去创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jVBmm0BMH2_cNUgbV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