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越打越叛逆,有的却一打就听话?原因在家长身上

2019-07-19     妈咪有方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杨的女儿今年准备要读三年级了,可在前几天,小杨却突然收到孩子班主任的反馈,说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除了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上也回答不出问题,希望小杨趁着放假的时间,多给孩子做一下心理工作。

听了班主任的话,小杨心里可是又急又气,毕竟自己平时忙着上班,根本就没办法时刻陪在孩子的身边辅导她功课。吃完晚饭后,小杨就把孩子喊到房间里,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

​虽然孩子保证以后会认真听课,可小杨依旧还是不放心。如今孩子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根本就不小于成年人,要是基础没有打好,将来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别的孩子竞争了。和丈夫商量了之后,小杨就决定花重金给孩子请一个家教。

本以为一对一的辅导,孩子就能听话好好跟着老师学了。可谁知,女儿非常抗拒假期读书,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躲进房间里锁门不让人进去。小杨实在忍无可忍,就狠狠地揍了女儿一顿。

可是刚打完孩子,小杨就后悔了。毕竟现实中有很多案例,孩子被父母打了之后,今后和父母的关系都不怎么好。要是孩子因此而和自己生分,或者留下了什么阴影,那可怎么办呢?然而,等到下课的时候,小杨发现女儿又跟平常一样过来黏着自己撒娇了。

一、一打就听话的孩子,家长身上往往有这些特点

1.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通常被父母狠狠揍了一顿,却依旧很黏着父母的孩子,这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在平时的时候,父母给了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同时也给足了孩子安全感。虽然被父母揍很疼,可是孩子的心里却很清楚,父母之所以这样做,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好。因此,即便被打得再疼都不会记仇的。

2.父母能够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孩子

很多孩子在被父母打了之后,因为害怕第二次被揍,通常都会乖一阵子。当然,也有一些父母由于经常打孩子,从而导致孩子在心里对父母产生恐惧感的案例。

​可那些被父母打后,对父母不仅没有生疏感,反而还更加爱父母的孩子,说明父母在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很多,彼此有了矛盾和误解之后,都能及时的解决,这么一来,孩子自然就不会记恨了。

3.父母不经常打骂孩子

在家庭育儿中,有一个这样的恶性循环,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犯了小错误,或者有些小任性,就会大声呵斥,甚至打骂孩子,这就导致孩子平时动不动就要挨打挨骂,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方式。

所以在父母愤怒地打骂孩子时,孩子理解不了事情的严重性,把家长的话当成耳边风。

但是平时极少被严厉批评的孩子,他们知道怎样跟父母相处才是和谐的,所以一旦因为严重的错误被打骂,就会从父母的态度剧变中明白自己的错误,更容易听话。

二、孩子越打越叛逆,原因还在家长身上!

1.泄愤式打骂

在孩子还难以理解道理的时候,偶尔的棍棒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打”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嚣张跋扈的态度中冷静下来,好好反省自己,而不是家长发泄愤怒的方式。

有的家长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打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情还不肯认错,而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而且在怒火中做的事情本就容易过头,这样孩子就会觉得非常委屈、不解,久而久之容易变得叛逆起来。

棍棒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却不肯接受教育,甚至态度极差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棍棒教育。但是当孩子自己认识到了错误,或者愿意与家长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打!

2.区别对待

有的家长在一些事情上,会显得有些“双标”。当孩子犯了错,就会严厉批评,但是在自己犯了错误时,却又要为自己辩解。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就会在孩子心里形成一个结。

​家长对自己和对孩子的区别对待,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但是作为孩子,自然是不敢与家长理论,只能憋在心里,渐渐地这种不满就会升级成叛逆。

平时孩子不听话时,你会打孩子吗?对于什么程度下才会打孩子,你有自己的原则吗?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妈咪有方,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fnvKWwBmyVoG_1Zrn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