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一切慢性疾病能否被控制的关键

2019-06-16     俞雨生大夫

经常有些肾友来问我,他的病能不能根治?他们期待某个神医手中具有一种可以像“开关作用”一样的神药,服下以后发挥开关的“关闭”功能,所有肾病症状瞬间消失。其实这一切只是美好的期盼,至少在当下众多的肾病治疗措施中还没有找到具有这种作用的药物(未来干细胞疗法的介入有可能实现)。

当下医疗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贡献只限于一些急性损害,如炎症、创伤类疾病,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原理主要贡献在保护人体脏器的结构与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等方面。因为我们人体的脏器就如同汽车各个部件一样,每个零件均有其使用寿命,你若不爱惜、不定期保养,它的使用年限就短。人的寿命与此同理!医疗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最多也超不过10%,我想告诉那些想根治自己疾病以及想活的长久一些人的绝招只是二个字“自律”!现实生活中真正对健康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非医学因素,就像每天的日常生活由每个人的生活细节和习惯所决定的一样。

平时保持自律的生活,每天控制饮食、定期锻炼(跑跑步、练太极、拍拍照)都比打针吃药强上十倍。

慢性疾病患者的自律性还表现定期检查和随访上。我们国人习惯有病才去医院,身体没有不舒服绝不去医院,并把这一过程称之为看病或求医;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把就医的过程称之为看医生。两者虽只差一字,但在性质和效果上相差甚远。定期检查及随访其实就是一个看医生的过程,是一个评价治疗效果、判断疾病走向的重要流程,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发现很多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及时纠正。

在此奉劝我的读友们千万别做神仙难救的七种人!

1. 明知自己得了病,还不忌口!

2. 明知熬夜有害,还天天晚睡!

3. 明知是垃圾食品,还舍不得放弃往嘴里送

4. 明知喝酒伤身、抽烟坏,还烟酒不离

5. 明知一顿早餐简单又营养,还是睡懒觉错过

6. 明知肉、油吃太多不好,还是要过嘴瘾

7. 明知道负面情绪伤身体,还是把什么都憋心里

在8%的医疗效果之外,真的对健康起决定性作用的那92%是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非医学因素,就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由每个人的生活细节和习惯决定。

(俞雨生撰写)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_vTKmwBmyVoG_1Zkxdn.html




道 东 鹤 舞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