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教育的十个误区

2023-05-06   守望新教育

原标题:“问题生”教育的十个误区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诗 音乐: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诗

“问题生”教育的十个误区

作者|佚名

来源|教育部落

“问题生”有的人们也称“”“后进生”,“后进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常产生以下误区,本文予以罗列,供同行们探讨。

郑英:孩子们的隐蔽痛点,我们是否懂得?

吴非:认识你面对的学生——非常时期,不要逼孩子

【误区之一】

“问题生”犯错误是故意的。

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难的就是知错改错。“后进生”犯错误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并非故意,有时“后进生”犯了错误,教育者不及时予以纠正,指明错处,“后进生”并未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会造成哪些后果,违犯了哪些条规和道德标准,再加上中学生正处在年龄和性格的突变时期,久而久之必然导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我行我素,丧失辨别真、善、美的能力,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误区之二】

“问题生”学习成绩上不去,是由于自己不努力。

学习如滴水穿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后进生”学习成绩上不去,并非自己不努力,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学习上的“欠帐”现象,日积月累,形成了“负效应”,即使自己作出不懈努力,也由于“欠债”太多,无法在短期内或通过几次“还帐”能解决问题,教师应慎重对待。

【误区之三】

给“问题生”谈一半次话就能解决问题。

如前所述,“后进生”并非一半天形成,故教育“后进生”就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不应期望给“后进生”谈一半次话就能解决问题,而应做长期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逐渐打开他们的心扉,和风细雨,润苗无声,使其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人。

朱永新:与莫兰相遇,迎接不确定性——《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读与思合集(1-17)

朱永新:你是园丁式父母,还是木匠式父母?——亲子关系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类

【误区之四】

寄希望于给“问题生”家长告状。

“恨铁不成钢”是教师对学生的心愿,“望子成龙”是家长对子女的愿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当“后进生”犯了错误,学习成绩上不去,且屡教屡犯时,教师就寄希望于给“后进生”家长告状,想通过家长的压力,迫使“后进生”转化。殊不知“后进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并且非常爱面子,对家长的压力有朦朦胧胧的反抗意识,再加学生家长在文化程度、教育方法、职业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别,若压力施加不当,就会促使“后进生”走向极端,或出走、或逃课、或故意与教师和家长作对等等,无意之中给转化“后进生”工作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

【误区之五】

用惩罚手段取得一时效益。

“后进生”犯错后,教师采用惩罚手段,诸如:罚站、打扫卫生、抄写课文、劳动,更甚至用罚款、停课、撵出教室等偏激手段,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效果,但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这只能是短期效应,彻底违背了教育规律,违犯了《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给学生的成长罩上了一层阴影,严重地摧残了学生身心,应予以彻底杜绝。

【误区之六】

“问题生”什么都不行。

一旦某个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形成了“后进生”的印象,教师就把他们划入“另册”,打入“冷宫”,认为什么都不行,任何事都干不来,从此,无论是学习,还是搞其它活动,均对他们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深深地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马云: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云谷家长第一课,倡导尊幼爱老

为每一个生命颁奖——新教育学校的期末庆典和生命叙事课程

【误区之七】

不给“后进生”显露的机会。

对“后进生”采用压抑手段,明知某个“后进生”在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演讲、帮助同学或热爱集体等方面有特长,但偏不给机会显露他们的长处,无情地扼杀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误区之八】

冷遇、讽刺、挖苦、放弃“问题生”。

“后进生”犯了错误,或行动一有越轨,不做调查研究,不问青红皂白,不帮他们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改进途径,而是冷嘲热讽,不给他们申述的机会,造成了“后进生”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误区之九】

“问题生”受处分就变好了。

在管理教育“后进生”时,不想方设法转化他们,而是矛盾上交,并要求校方对“后进生”给予纪律处分,想以此来制服他们,岂不知,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心理素质较差,无法承受处分带来的压力,从此就会一蹶不振。

孩子的这一切问题都是由成人造成的——蒙台梭利的这14条教育箴言,胜过100本育儿书籍

没有“问题儿童”,只有“儿童问题”——陪孩子看电影吧

【误区之十】

诱逼“问题生”留级、转学、休学、甚至辍学。

对“后进生”采用摔“包袱”的办法,把他们当作“废品”处理,不顾职业道德的束缚,不管教师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神圣职责,对于有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充耳不闻,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各种方法,诱逼“后进生”留级、转学、休学、甚至辍学。

总之,转化“问题生”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体教育工作者应尽量避开上述“十个误区”(还有其它误区,本文不再赘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营造和谐的氛围,爱生如子,使“后进生”产生内驱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由“学会”到“会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飞跃。

来源|德育部落陈保峰、守望新教育。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生命叙事集锦|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向上成长,向新而行,向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营造书香校园|美文案例集锦——阅读改变人生,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教师生命成长与专业发展美文案例合集——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特别推荐: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法学习资料合集——仰望星空,守望田野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