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两类特征的孩子大多长不高,及时纠正错误习惯,长高有希望

2023-02-16     妈妈没时间

原标题:有这两类特征的孩子大多长不高,及时纠正错误习惯,长高有希望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像雨后春笋一样,蹭蹭蹭地长个子。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有些孩子就是长得很慢。

每回接孩子放学,都能明显地看到孩子们身高的差距。

排在最前面的孩子,往往比排在最后面的同学矮了一大截。即使和小几岁的孩子比,身高也没有多大差别。

虽然说,造成孩子长不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却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错误的饮食习惯

01 两类孩子最易出现身高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潘慧就曾在《协和专家说长高》这本书里提到过,两种体型的孩子最常到医院看身高问题。

一类是瘦瘦小小的。这类孩子通常吃得很少,只少量吃点喜欢的零食,不怎么爱吃饭。

另一类则是胖乎乎、圆滚滚的体型。这类孩子虽然吃得多,但因为饮食结构不当,吃太多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所以往往只长体重不长个,身高也不理想。

想要孩子长得高,吃得对才是最重要的!

怎样知道你家孩子吃得对不对呢?潘慧医师给出了两条原则

1、食物要多样化

也就是食物的品种要多,越丰富越好。

比如主食,很多孩子只吃白米、白面,粗粮几乎不怎么吃。

这就会造成营养摄入过于单一,很多重要的营养素孩子都无法摄取到,自然会影响长高。

又比如蔬菜,一般建议孩子每天至少吃5种不同的蔬菜

包括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空心菜等),以及其他颜色的蔬菜(红色、黄色、紫色等)。

不同颜色的蔬菜所含的营养元素不同,对身体的作用也不同。如果孩子长期只吃少数几种蔬菜,就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2、饮食要均衡

这是指孩子的饮食要能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最好是搭配、安排好后再吃。

关于这一点,有两个常见误区要注意避免。

一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就让他尽情地吃。这会造成其他食物、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主食、肉类、豆类、蔬菜、水果这些不同大类的食物都应按建议的量来吃,并且每种大类里的食物种类尽量吃得丰富一些。

2-3岁的孩子为例,每天应摄入谷类85-100克,蔬菜200-250克,水果100-150克,畜禽肉、蛋类、水产品的总量为50-70克,大豆5-15克,乳制品500克。

假如孩子每天的谷类、肉类都吃过量了,蔬菜、水果却摄入不足,那就没有达到“饮食均衡”的标准。

第二个误区是一顿吃太多同类食物

就拿水果来举例,4岁的孩子一天建议吃150克左右的水果。如果一次就让孩子吃完这个量,孩子可能会吃不下,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他不爱吃水果。

但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水果分成两次来吃。

早餐的时候吃两瓣苹果,下午点心时间再吃一小盘水果拼盘,孩子就能轻松吃下这个分量,愉快地把多种营养素给补充了。

02 不同类型的食物,怎么吃才对?

说完了潘慧医师给出的两条基本饮食原则,我们再来看看不同类型的食物怎么吃更营养,更能促进孩子长高。

1、蔬菜

蔬菜首先要保证新鲜每天最少吃5种不同的蔬菜

其中,深绿色蔬菜含维生素C和叶酸,能够辅助补充钙和铁。

橘红色蔬菜含β-胡萝卜素,能够保护眼睛。

紫红色蔬菜含花青素,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给孩子食用蔬菜时,最好以蒸、煮、清炒的方式烹饪。

2、肉类

肉类可以优先选择鱼和禽类,然后才是红肉(猪肉、牛肉、羊肉)。

另外,为了补充铁质、B族维生素和其它微量元素,可以适量地给孩子食用深红色的动物内脏。每个月1-2次,不超过20克。

3、主食

主食中,精米精面,也就是白米、白面的摄入量不宜过多,要注意给孩子补充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

粗细结合,才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膳食纤维的补充。

4、豆类

给孩子食用豆类时,同样要注意种类的丰富。

黄豆、黑豆、红豆、绿豆等不同种类的豆类都可以适量地给孩子食用,有助于骨骼的发育

5、水果

水果和蔬菜一样,颜色不同,所含的营养素也不同,所以要尽可能吃得杂一些,换着花样地给孩子吃当季水果

水果的最佳食用方式是切成小块后直接吃,不宜榨成果汁

因为榨汁不仅会造成营养素的大量流失,增加了糖分和能量的摄入,还让孩子失去了练习咀嚼的机会。

咀嚼能力发育不良,除了影响换牙和面容,还会降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率,容易影响孩子的长高速度。

今天的文章给大家分享了2个长高原则和5大类食物的正确吃法,希望能帮助你重新认识“长高”,抓住这个春天,让孩子多长几公分

我是小样妈,复旦硕士妈妈,早期教育指导师。著有育儿书《懂点心理学,育儿很简单》。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6894b024d12b8c6e4a7b0972bfbb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