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古代文化氛围最浓厚的时期,当时朝廷对于各种文化有着极高的包容度,因此诞生了一大批优秀文人,为后世留下无数经典作品。正因如此唐朝的科举考试难度极高,每一个状元都是人中龙凤,正如孟郊在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体现了金榜题名之后的志得意满。
古代封建社会下阶级制度十分森严,而科举考试就是实现阶级跨越的一大捷径,因此许多人都愿意寒窗苦读多年,只为了在科举考试上一鸣惊人。虽然科考已经消失,但依然有高考存在,这也是无数穷人走向富裕的最佳途径,每年的高考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人们都想知道状元到底花落谁家。我国第一位女状元,语文离满分仅差一分,四十三年已经过去,她的现状如何呢?全球都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正因如此,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便十分看重教育事业。然而特殊时期的到来让高考一度中断,学子也没有继续学习的途径。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1977年,我国才重新恢复高考制度,让学生能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才华。
虽说在农村劳作也是建设国家,但刘学红毕竟是知识分子,她有着更远大的理想,希望前往更广阔的天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在她怀疑人生之际,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对于刘学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无数学子都为之兴奋不已。不过宣布消息后一个月就将进行高考,很多人都觉得时间太过仓促,无法进行充分的准备。
刘学红对此也较为焦虑,但她也没有考虑的时间,只想着赶紧报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刘学红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虽然早年间她成绩很好,可毕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这些知识,很多书本上的内容都已经遗忘,如今再重新学习,对于刘学红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她本人并未选择放弃,始终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就这样刘学红每天都在不停做题复习,等到高考的时候她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考场上更是超常发挥,一举夺得状元,更是成为高考恢复后的首位女状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刘学红的语文成绩十分出色,我们都知道这门学科和数理化不同,语文很多时候都没有一个精准的答案,这也导致了很难有人能得到满分,然而刘学红距离满分却只差一分,这也引起许多人的好奇。
进入大学之后刘学红依然没有放松自己,她并未因状元的身份而骄傲,反而更加刻苦学习,在天才云集的北大依然是最优秀的学生。那个年代我国仍处于分配工作阶段,毕业之后刘学红便被安排到青年报上班,这份工作也充分展现了她出众的文笔,其文章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时过境迁,已经过去四十三年,刘学红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年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步步向上晋升,已是公司的总经理,绝对称得上成功人士。当然刘学红并未忘记初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一直强调自己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都需要感谢我国的教育事业,同时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国家的恩情。由此可见知识改变命运,学子们需要更加刻苦努力,做到真正的青春无悔。参考资料:
《登科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3283dfb1df54820ef81f67c4442a5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