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铂冲向高端,埃安押注的豪赌?

2023-12-16     爱车兵团

新能源汽车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俨然成为我们坚守的信条。电动化掀起的新能源发展浪潮,推动中国车市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又加速新能源迈入到品牌更替和迭代的新阶段。

回顾自主品牌近几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相似的几个阶段,发展初期的换道新能源只为寻得生机,到立足于市场且不满足于现状而打起价格战,再到占稳低端市场接而不断尝试拓展高端市场。

上述大概是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几家传统车企转战新能源赛道发展的真实写照。然而,近几年陆续诞生的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等造车新势力,完全有别于传统车企的存在。

它们当中有的凭借高端定位、打动用户的独特标签不断突围崛起,如蔚来换电服务,小鹏的智驾,理想被标榜为奶爸车等皆归为此类;有一些则依靠下沉市场和追求极致性价比而赢得一席之地,对应的则是哪吒和零跑。

但,接下来我们要聊的一家车企,貌似不能归为传统车企一类,但又区别于“蔚小理”等新诞生的造车新势力,它就是自2020年11月脱离传统车企体系宣布独立运营的埃安品牌。

年销量翻倍增长 埃安依靠什么?

埃安的崛起,屹然书写了国内纯电动车领域的辉煌新篇章。AION Y、AION S等凭借稳定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带来的安全体验,以及实际续航非常接近官方标定续航的设定,埃安电动车推向消费市场后便迅速赢得好口碑。

销量是最好的证明,2020-2022年三年时间,埃安品牌年销量累计分别达60,033辆、120,155辆、271,156辆,销量连年翻番式增长。

2023年仍延续往年一贯强劲的发展态势,前10个月的累计销量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6.7%,排名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位居第三。

11月刚公布的销量为41,567辆,同比增长45%;1-11月累计销量达434,056辆,同比增长80%,销量增长有所放缓,但势头仍然很猛。

基于今年1-11月累计(434,056)的销量以及发展趋势预测,埃安今年达成“保50万辆,冲60万辆”的销售目标虽然较难,但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基本无悬念。

还有,官方此前公布信息称,埃安已在今年6、7月份实现了扭亏为盈,打破绝大多数新势力卖一辆亏一辆、赔本赚吆喝的尴尬现状,实属不易。

甚至,埃安的高销量引发了戏剧性的一幕,让理想官方看红了眼,其在公布新势力品牌交付量的周榜中显然动了手脚,默默剔除了埃安。

埃安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的确容易在新能源纯电动领域引发震荡,毕竟品牌成立于2017年,独立运营于2020年11月,即便从2017年算起至今,满打满算也不过六年光景。

埃安的发展和崛起堪称奇迹,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其取得的闪耀亮眼成绩,也容易碰到瓶颈。

原因在于,埃安旗下的主销车型AION Y和AION S多数流向了B端网约车市场。而AION LX投向C端主打中高端市场,销量寥寥无几,荡不起任何涟漪。

埃安崛起,网约车标签难摘

行业内有种说法,2021年前后,埃安销往B端市场的车型数量起码超过60%,如再涵盖个人购买用于跑网约车的话,埃安品牌兜售出的车型混迹在B端市场将超过80%。当然,关于上述说法,2022年官方给予否认,埃安70%-80%的销量都供向C端。

哪方的说词说服力更高,只能讲千人千面吧。观众认知的“真相”与埃安宣称的“客观”数据,恰似是现实世界的两面。

一面,埃安凭借精确的判断以及兼顾B端/C端的发展,搭上了新能源发展的头班车,赢得了良好开局。

另一面,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AION S网约车随处可见亦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埃安吃到了B端市场的红利,体量之大可想而知。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B端反噬自然无法避免,结果就是,埃安“网约车”的标签在消费层面一时半会难以摘除。

埃安一边押注C端市场,同时埃安高层又喊出:“绝对不会放弃网约车市场!”站在埃安的立场情有可原,不愿舍弃有利润可为的B端,又要依托C端崛起冲高。

埃安面临的转型谈不上迈入了生死攸关的交叉口,但崛起之路远比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等要艰难坎坷得多。

当下,随着网约车市场逐渐饱和,埃安的重心逐渐由B端向C端倾斜,通过营销宣传和重构新品序列,推出时尚个性化的新品博取年轻人的认可,有意宣传和引导观众,重塑埃安品牌在消费端的形象,甚至通过推出全新高端品牌昊铂来改写命运,拓展出新的增长点。

“网约车”烙印,是否会阻碍埃安走向高端市场的一把枷锁,乾坤未定结局难料。因为,昊铂高端品牌算是另起炉灶,使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全新品牌LOGO、高端定位区别于埃安系列,甚至配备独立展厅运营销售。

昊铂冲向高端,是一场惊天豪赌?

大家可能不知,埃安创立之初的品牌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而昊铂是其梦想再起航的新方舟。运营转亏为盈的同时,电动化技术硕果累累,昊铂出世是自然而然的事。

埃安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积攒了几乎全套核心技术,包含纯电专属平台,多合一电驱、弹匣电池、超级快充技术、微晶超能铁锂电池、星灵电子电器架构。

智能化领域,埃安推出了ADIGO SPACE(智能座舱)、ADIGO PILOT(自动驾驶)、自研操作系统赛普OS,构筑起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可想而知,埃安发展多年积累的“家底”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深厚。

2023年下半年,昊铂品牌迅速推出昊铂SSR跑车、昊铂GT、昊铂HT共3款高端纯电动车。短短半年时间内三款高端车倾巢而出,可见埃安冲高的决心和迫切感。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昊铂面临的高端品牌和残酷局面,与埃安曾抢占B端市场的局面不能相提并论,前者显然更加内卷。

纵观当下高端新能源细分市场,腾势、仰望、极氪、智己、魏牌、蔚小理、问界、智界、星纪元、高合……以及被戏谑为高端新能源的“边缘人”,如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一、二线豪华品牌,甚至还有即将入局的小米汽车,昊铂此刻入局,大抵会落入同质化竞争的修罗赛场。

细化到具体车型,昊铂SSR硬顶跑车售价超百万,零百加速时间最快1.9s,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其与售价76.90万元的极氪001 FR版如出一辙,拔高品牌定位是首要目的,畅销与否是其次。

而昊铂GT、昊铂HT等具备的旋翼门/鸥翼门、800V平台、支持快充、超强智驾等优势,甚至零百加速时间迈入4-5s级别,电动智能化驱动之下,论谁也无法避免陷入同质化的怪圈,昊铂GT、昊铂HT无法独善其身。

譬如,小鹏P7i 鹏翼性能版、智己LS6、智界S7、高合HiPhi Y和昊铂GT/HT又有多大的区别?智能超级满配,价格之卷前所未有。纵观当下车市新能源品牌之丰富、车型品类之繁多,置身当下任谁都是沧海一粟。

不难想象,新能源的下半场,昊铂的结局仍然扑朔迷离。

总结

新能源阵营中,埃安的崛起显得尤为与众不同,区别于一汽-大众、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又与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截然不同,埃安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崛起之路。

诞生于新能源发展的初期,借助B端网约车市场的发展迅速攻城略地,同时又能兼顾C端的发展,稳住基盘之后,今年又倾尽全力押注昊铂高端品牌,站在如今的时间节点,埃安能否再完成一次华丽转身?

答案,只能交给时间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23f026acfda5762f1d4104bfe0647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