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快赶紧看看我的孩子怎么了?”儿科这一声急促的呼唤把大家的视线拉到了一位母亲的身上,只见这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从医院门口狂奔而来。而母亲怀中的孩子似乎已经陷入了昏迷。
“赶紧把孩子抱到急诊室。”儿科大夫张医生说到,就这样一大帮子的医护人员和一位满脸焦急的母亲都向急诊室跑去。
经过医生的初步诊断,孩子是因为在洗澡时,宝妈过分清洗孩子囟口,引起了脑部感染。
洗个澡还能洗出脑部感染?这位妈妈当时就已经懵了。她告诉医生,孩子已经两个多月了,前几天看见孩子囟门比较脏。所以就决定给孩子好好清洗一番。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番好心,却办了坏事儿。
很多宝妈都会给孩子洗澡,有的妈妈天生比较爱干净,看不得孩子身上有脏东西,所以洗澡也是常事儿。
但是妈妈要知道,孩子身上有些部位即使再脏都不能过分清洗。
一、宝宝的囟门
宝宝的囟门很脆弱,但是也不是说就一定不能洗,只是宝妈们要注意洗的方式。
给宝宝洗囟门时一定要手法轻柔,不能太过用力。宝妈也不要想一次性就能给孩子清洗干净。小孩子囟门的污垢,一次洗不干净就分成多次洗。
给孩子洗得太勤或者太过于用力都是会伤了囟门,而这个部位很容易造成宝宝脑部感染。
二、清理鼻子
有些宝宝因为感冒的原因,会出现流鼻涕的现象,等这些鼻涕干了以后就会变成鼻痂粘在宝宝的鼻孔里面。
很多有强迫症爱干净的妈妈就会看不下去,用手、棉签、清鼻器给孩子的鼻腔进行一番清理。但妈妈们不知道的是经常给孩子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会损害鼻粘膜,导致孩子鼻腔内的分泌物会更多。
有些妈妈还会拿指甲给孩子挖鼻孔,这是万万不能的,指甲上的细菌会造成孩子鼻腔内部感染,手指如果太过用力,伸得过于深就会影响宝宝的鼻腔软骨发育,导致孩子的鼻孔变大。影响到孩子的容貌。
在面对孩子流鼻涕的时候,可以轻轻地帮孩子捏个鼻涕,鼻痂也就随着鼻涕出来了,没有必要再去给孩子清理鼻腔。
三、乳痂
很多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头上都会有一层厚厚的、鳞片状、带硬壳淡黄色或黑褐色的油腻斑块。 这就是宝宝的乳痂。
很多爸妈看见孩子的乳痂时都会手痒痒,忍不住去给孩子抠掉。但是在这里告诉所有的爸妈,孩子的乳痂一定一定不能抠,即使你手再痒也要忍住。
乳痂俗称摇篮帽,是宝宝出生后不洗头,上皮细胞分泌物和灰尘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乳痂对于宝宝自身来说没有任何的危害性。
通常情况下乳痂是会自然脱落的,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强行给孩子抠掉。
但是如果孩子的摇篮帽比较严重,家长看了很难受可以给孩子的头皮上抹一点植物油,轻轻的按摩15分钟,让宝宝的头部乳痂软化。再用柔软的宝宝牙刷轻轻地剥去头皮的乳痂即可。
四、耳屎
耳屎是耳朵的分泌物,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经常掏耳屎已经是一种爱干净的标签。但是对于宝宝来说,经常清理耳屎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耳屎可以保护宝宝的耳朵,防止水、微生物和小虫子等进入耳内。很多家长担心宝宝耳屎过多时会阻碍孩子的听力。
在这里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妈妈,太过于杞人忧天了。耳屎大多数情况下会自动地排出去,用不着我们过于操心。
反而经常给小宝宝掏耳朵,非常容易弄伤耳膜,频繁给他掏耳屎,还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家长给孩子掏耳屎时,稍有不慎就会弄伤宝宝的耳膜,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
关于我上面说的这几个问题,宝妈们有没有犯呢,如果有犯那就赶紧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