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档直推型开放式头戴佳作,简评SIVGA 凰·PHOENIX

原标题:千元档直推型开放式头戴佳作,简评SIVGA 凰·PHOENIX

SIVGA的凰·PHOENIX其实是和SV021一起收到的,但在到手后我选择第一时间向大家安利SV021,而不是这副凰。倒不是说凰有哪里不好,而是在产品个性方面不如SV021那么强烈,毕竟同价位有着太多太多竞品了,包括前阵子骨折价的波塞冬以及这个价位永远逃不开的HD600、K701、DT880这“三座大山”。因此,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想要在这个价位打造一副全尺寸的开放式头戴耳机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在我收到凰时,它已经上市了有一年多的时间,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捶打”也是另一个问题。

先说结论,我认为凰的产品力和竞争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而且它的产品定位我认为也非常明晰,我作为一个分享者,很容易能够描绘出它的用户画像来。总之,在这个价位(1680元)你如果想要买到一副易驱性极佳的高素质型现代声开放式头戴耳机,它的声价比我认为是第一梯队的。

犹记得当年凰刚刚上市的时候,身边几个买来的朋友都表示,现在一千多块居然就能买到这么好的头戴了?虽然现在身处2021年的年底,它的竞争力不可避免会比刚刚上市的时候有所下滑,但它的声音调教我觉得其实刚刚好撞上了目前主流的一个声音审美,甚至也是一种非常讨好广大随身HIFI用户的调音,底子非常的通透、清亮、有张力。就像SV021一样,即便你手头没有像样的台式系统,但PC、甚至是手机,都可以还原出SV021应有的面貌来,而一台推力像样的国砖,已经能够和凰组成一套不错的随身头戴系统。

老规矩,简单开个箱

其实不论是从设计语言、收纳盒的形状与材质、包括里面的那个收纳布袋,大家都能看出Sendy家Aiva的影子。而事实上SIVGA正是Sendy的背后团队,目前已经进行了品牌重组,现在虽然产品型号不多,但几乎每一款都是走高性价比路线的诚意之作。

很遗憾,即便凰是一副全尺寸的包耳式头戴,但耳机线材的母座仍然是2.5mm,我手头的不少升级线没办法得到通用。

一直以来,木头材料一直是SIVGA在设计与用料上的主旋律,斑马木的材料大家也曾经在Aiva、包括小不点GYFU上看到过应用。从加工难度来说,选择斑马木并不是一件容易费力讨好的事儿,本身的物理性质不稳定,加工不当的话,不仅很容易在过干、过潮的环境中开裂,时间久了甚至可能褪色,因此把斑马木加工为一个耳机这样的日常用品,是需要费很多心思来对它进行稳态处理的。

对头梁部分的处理非常周到,金属部分由CNC进行了无齿痕加工,使用了进口小山羊皮,不论是接触头顶部分的面积还是柔软度都非常好,再怎么久戴也不会有压迫头顶的感觉。

耳罩的部分是非常合理的下厚上薄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面部的贴合度、从而保证低频的密封性,而且转轴的部分可以做到左右调节来进一步贴合自己的面型。但唯一的槽点在于它本身的头梁宽度设置并不够,我这种脑袋超大的用户在佩戴凰的时候,腔体部分被撑的太开、此时头梁本身已经撑到了极限,仍有贴合度方面的不足。我的脑袋对于头戴的佩戴测试几乎是“地狱级”难度,正常人的头围不用担心凰的佩戴,296g的重量比我的波塞冬轻了接近1/3,非常适合作为日常长期使用的头戴式耳机。

关于凰的技术部分我就不做详解了,值得总结的是凰采用的是超薄超轻的高刚性振膜,这一点在声音特性上也有所反映,比如它超高的透明度与优秀的瞬态响应,在各种前端下都能够得以体现,而且非常能耐得住HUFI、声底比较脏的前端,尤其是对于一些PC直推党来说,凰在老的Windows系统和一些输出信号比较差的主板上直推时也能够保证很高的纯净度。此外,它的32欧阻抗对于绝大部分前端设备来说也都处在一个最佳工作负载上。

凰保留了绝大部分开放式头戴的特点,比如富有空气感的高频、辽阔深远、并且在边缘部分略带模糊感的声场表现。它的易驱性也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参数上、而是落在了听感的实处,毕竟并不是“推响”就代表“推好”的。

在随身设备驱动时,凰的声底稍稍有些偏薄,线条比较清晰凝练,不是很有“肉感”,尤其是高频部分会显得明显较为清脆,如果拿老的三剑客做比较的话,它的音色底子是介于DT880和K701之间的,直白中略带甜润,一耳朵较为通透。人声的口型方面做的比较饱满,位置也相对贴脸,音色表现倾向于清甜型的女声,对男声醇厚度的表现稍弱。虽然说贴脸的人声不那么容易打造出开阔的声场,但开放式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点。

低频方面,绝大部分全开放式的头戴耳机量感都多不到哪里去,凰也不例外,而且就像SV021一样,它在随身设备和台式设备驱动下的低频会有两幅面孔,你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它在小推力下的低频比较偏向弹性、声音稍软,而推开后也可以拥有不错的张力和下潜深度,肉感也稍足了一些。总之,在搭配层面,我倾向于选择一款声音稍有一些厚度的前端来搭配,比如山灵EM5、旷世CMA12,而像钰龙DA1这样的机器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密度与声场框架,但这个组合下的人声和器乐都少了一些血肉感,有些偏锐。

凰的强项,我个人认为还是在于流行、小编制方面,它本身的低频量感限制以及小清新的风格并不是很能撑得起大场面,虽然在动态、密度、信息量等层面构不成短板,但演绎交响乐时会显得不够从容和安定,尤其是偏明亮、速度感较快的高频响应会有一些跳脱。就像让一个虽然成绩满分、专业底子过硬、但年纪尚小的舞蹈系学妹去跳杨丽萍老师的代表作一样,气质方面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差距。而在流行人声的感染力与稍有些亮度增益的钢琴、弦乐表现上,凰的表现抓耳但不失严谨,在一个张弛有度的范围内做到了出色的鲜活度,毕竟学妹也许气质还不够老陈,但那股子灵气还是呼之欲出的。

作为一款定位偏直推、流行ACG向、大尺寸全开放式的头戴来说,凰的表现在上市一两年后也依然站得住脚,高频音色和女声表现是不小的亮点。如果你不是对老的三剑客有什么执念的话,凰的声价比和驱动出来的下限都是非常之高的,不论是给老烧直推听个响、还是作为头戴小白的入坑之作,我觉得凰都可以作为首选项来考虑。往另一个角度去形容它的性价比的话,如果你想要买到一副同样好推、素质层面还明显要比它强上一截的型号,荷包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得让你的荷包付出双倍的代价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