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4日)17时05分
我们迎来了立春节气
这意味着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
不过,春天到了
也意味着转折性天气多发
健康风险不容小觑
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一会儿是阳光普照,春风送暖;一会儿又是阴雨连绵,寒气袭人。
春天万物萌动,也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故有人把它称为“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由于气候特点,呼吸道疾病、皮肤病、肠胃病等多种疾病,在春季都处于高发时期。
尤其是在举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当下,我们更要留意春季健康风险,别让其他那些常见疾病来抢戏!
如果有了头疼脑热,被迫出门就医的话,一方面,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占用不必要的医疗资源。你看,保护好自己,多重要啊!
因此,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到讲卫生、勤通风,做好个人防护,预防其他各类春季易发疾病。今天小编就再次为大家敲敲警钟~~
气象因素与健康风险
气候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候与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相关。当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低时,不仅感冒等急性呼吸道疾病容易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也容易在这个季节发作。
人体抵抗力下降
气温降低、空气干燥,鼻粘膜受到刺激,上呼吸道抵抗外界病菌侵袭能力降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加。
空气质量下降
空气质量下降,会导致敏感人群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比如咳嗽、流涕、胸痛、呼吸困难、咽喉痛等;还有可能导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如何预防
最近,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攻略”大家看了很多了,其实,平日生活中做到以下四点,我们也能将其他春季健康风险降到最低。下列各条,特别需要“隔离”在家的你,留心抄抄“作业”——
要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尽管隔离在家,仍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干燥。但是如果家里有对花粉过敏的人,就需要关闭门窗,开空调或者空气净化器。尽量做到不要抽烟、喝酒,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不要去人流量大、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要喝足量的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为了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每人每天需要补充 1.5升 到2升水。最好从起床后开始,就每2至3个小时喝一次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去喝。如果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痛风),多喝水,保证足够的尿量还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尿酸。但要注意,吃饭前后不要饮用大量的水,最好是清晨、两餐之间和晚上。
讲究卫生,日用品进行适当消毒
容易过敏的春天来了,空气中也出现了许多容易诱发过敏反应的霉菌、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除了尽量不要接触会引起过敏的物质,最好能定期对家里进行清扫,并对日用品进行适当的卫生处理。
坚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坚持锻炼是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不仅能够增强骨骼强度,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甚至达到减肥的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
来源 | 中国气象(ID:cmnzgqxb),已获授权。
编辑 | 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