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婷染发,婆婆神回应:我同意了吗?

2019-12-17   变相怪姐

前几天,郭碧婷染发事件上了热搜。

婆婆向太的一条评论,把婆媳关系的话题再次引入公众的视线。

郭碧婷换了新发型,还发微博并配文:我不管~不喜欢也要说好看。

网友也是很吃这套,纷纷发表评论说喜欢~,排在评论首位的赫然是向佐的彩虹屁。

原以为是一波甜甜的狗粮,谁曾想,婆婆出来说了:"乖乖媳妇儿,回台北就换发型了,下次一定要问一下我的同意吧。"这条评论一出,网友就炸锅了。

虽然小向太俏皮的回复说:哈哈哈妈妈我们下次一起换发型染头发啊。但奈何,网友并不买账,纷纷吐槽。

她爱剪什么发型就剪什么发型,为什么要你同意?

这世道,换个发型还得经过婆婆的允许,呵呵。

换发型也要报备吗?

向太的话跟儿子、女儿说没什么,但当涉及到婆媳关系上,就触发了这段关系的敏感点,本能的大家会觉得向太控制欲太强,也为郭碧婷的婚后生活忧心。

向太跟郭碧婷的相处是非常之亲密的,都说向太是把郭碧婷当女儿来宠着的,那么对于一个妈妈来说,不喜欢让她去染发,好像也是合理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向太控制欲太强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太过亲密"。婆婆与儿媳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仅仅因为同一个人成为一家人,但这并不代表儿媳就要从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事无巨细的向婆婆回报。

在这段关系中,彼此是需要安全距离的,最好的婆媳关系,是要有"距离感"。


做家庭关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涂磊老师在《爱情保卫战》中说过:不要把儿媳当亲生女儿,也不要把婆婆当成亲妈;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做一个有分寸的婆婆和一个有分寸的儿媳;这样你们就都快乐了。

婆婆与媳妇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羁绊,也没有朝夕陪伴的相处,本就是陌生人,仅仅因为爱同一个男人才有了关系。对一个陌生人期待过高,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什么样的婆媳关系最安全?保持一定的距离,永远客客气气的。

就像papi酱在《拜托啦冰箱》里曾谈到,她跟婆婆的相处之道就是不相处:结婚五年,两家父母没有见过面,过年也是各回各家。她觉得这样的相处方式很自由很舒服。

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是相处融洽的关键,不管是实际距离,还是情感距离,都要有边界感。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份,关于离婚原因分析的调查问卷:共有100个离婚的家庭,70%的人选择离婚或多或少跟婆媳矛盾有关,只有30%的人说没有受到婆媳关系的影响。

一次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我快气死了……"

她特别委屈的告诉我,她婆婆到处说她小话,说她多事、话多、脾气不好,一点儿都不贴心。

我哑然,因为在我印象中,朋友婆婆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会说这种话。

所以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听着她的抱怨:"我还不够贴心吗?她说喜欢什么,我就给她买什么,她爱养花,我就学习花草知识,就是为了跟她有共同话题,她跟我抱怨公公不懂浪漫,我就教公公策划一个惊喜给她~"

听着听着我就觉得不对劲,就问她:"你做的会不会太多了点儿?"

她疑惑到:"怎么会?不是都说要把婆婆当自己的妈一样孝顺吗?我哪儿做错了。"

我失笑:"如果是你亲妈,你会跟我吐槽这些吗?不就直接怼回去了。"

她沉默了。

"距离产生美"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说到底婆媳关系不过是婚姻所带来的附属品。

妈跟婆婆、儿媳跟女儿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朋友的婆婆和朋友试图进入对方的世界,最后的结果就是彼此都难受。没有关系却有必须在一起,那就放下那些应该,不要去要求对方做些什么。

大多家庭,"太过亲密"是婆媳关系最大的矛盾点。保持距离,是女人给女人的尊重,不远不近,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刚好。


永远不要试图侵入对方的领地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婆媳关系的讨论帖话题。

点赞最高的是一个年轻孕妈妈的故事。

她跟老公都很年轻,第一次怀上宝宝心里很慌,于是老公就提出了让婆婆过来照看的想法,她同意了。

婆婆来了之后,什么都一手包办,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一样规划。刚开始她觉得真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但慢慢的问题就出现了,她习惯的摆设变了,她喜欢的坐垫没了,沙发上不准放小毯子,这个家变得越来越陌生。

"朋友来看我给我买的水果,婆婆笑呵呵的直接把菠萝蜜连袋子都提走了。我问她,她说公公喜欢吃,看还有那么多别的,就直接拿走了。"

"她总是上厕所不关门,而且我老公在家也穿的随随便便,进门从来不敲门,说了很多次也不管用。"

这位孕妈妈说,东西不是不给吃,是希望婆婆能说一下,还有生活习惯什么的,至少要注意一下。她跟老公说了很多次,婆婆也每次都说要改,但最后还是会故态萌发。

婆婆并不是那种想象中的恶婆婆,但她就是觉得相处起来很憋屈,本来大方爽朗的性格被弄得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的,好像不是自己的家一样。

在这段关系中,看似婆婆包办了一切,但却过多的侵入了对方的领地,这就造成了妻子价值感的缺失,婆媳矛盾也就出现了。

有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曾说过:作为婆婆,与儿子儿媳最恰当的相处方式是,在他们需要建议的时候,热情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强迫他们的认同;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的给予支持,但是不能强迫他们接受。

而作为儿媳,也要明白,婆婆不是妈,永远不要理所当然的对婆婆的事情指手画脚、出谋划策。

表姐跟表姐夫自己住,一次她去公公婆婆那里,看到婆婆在院子里开了一小块菜地,表姐就跟她婆婆抱怨:"妈,您本来身体就不好,每天歇着不好吗?弄块菜地在咱家院子里,也太脏了吧。"

当时她婆婆就炸了,直接就跳起来:"我有手有脚的,怎么就不能种地了,脏怎么了,脏你家的地了吗?"

就这样婆媳两个大吵了一架,最后不欢而散。

很多时候,婆媳之间的问题就是处在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的不同上,所以就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表姐觉得是对婆婆好,但是婆婆却觉得这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你管的太多了。本来婆媳关系就比较难处理,一次吵架,关系就产生了裂痕。

一段好的婆媳关系,需要正视自己的位置,永远不要让对方去习惯你的方式,清晰的领地意识,是对彼此的尊重。


把夫妻关系放在所有亲密关系的第一位


"百善孝为先"成了很多人孝顺父母的准则。在他们的意识里,孝顺父母就是什么都听父母的,只要父母开心怎么都行。

尤其是结婚后,很多男人在面对婆媳问题的时候,都会选择委屈自己的媳妇。

"我妈养我这么大,真的不容易,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吗?"

"老婆对不起,但那是我妈,你就让让她吧。"

他们忘了自己已经组成了新的家庭,忘了自己丈夫、父亲的身份和职责。

在一期《爱情保卫战》节目中,涂磊老师直接指出了婆媳关系的本质,他说:"任何一个婆媳关系不好,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男人太弱。"

前段时间钟丽缇因为婆媳吵架上了热搜。

节目中张伦硕和钟丽缇因为一点儿小事吵了起来,张伦硕不仅没有想办法遮掩,还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妈妈。

张伦硕的妈妈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强势的,可以看出钟丽缇在她面前也是小心翼翼的,而张伦硕却丝毫不考虑她的心情,这也造成了婆媳关系越来越差。

武志红老师曾在《家为何会伤人》中说到:"家庭关系中第一位的,不应该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让一位女学生配合自己做一个实验。

游戏规则是,在黑板上写下你熟悉的20个名字,然后划掉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女学生划掉了邻居、前男友、朋友等,最后只剩下孩子、父母和丈夫。

"再划掉一个。"教授说。

女生愣住了,慢慢抬起手,艰难的做了决定,划掉了父母。

"请再划掉一个。"教授再次说道。

女生再次拿起粉笔,哭着划掉了孩子的名字。

夫妻关系是婚姻的优先法则,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婆媳关系等,都是夫妻关系的附着着,不应该是这段关系的核心。

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海灵格说:"家排是少数人知道的秘密,要通过传播让秘密成为大多数人知道的常识。如果你的家庭系统处在正确的序位,你家庭中的动力是自然轻松的。"

不要用孝顺为借口去绑架妻子,学会保持原生家庭与自己家庭应有的距离,不要什么事都去麻烦父母,和妻子有商有量,日子才能幸福美满。


有人说婆媳关系的症结在于爱着同一个男人。所以当老公面对老婆和亲妈的时候总是会左右为难,无论偏向谁,问题都不会解决。

所以解决婆媳矛盾的根源就是要:距离产生美,尽量避免相互伤害。

心理学家武志红也认为,中国家庭矛盾的大多原因,是因为中国式浆糊逻辑,也就是我的事儿是你的事儿,你的事儿也是我的事。而浆糊逻辑相对应的就是边界意识,也就是安全距离。

在处理婆媳关系上,做到这两点,你就赢了!

1, 少说话,多倾听。

不管婆婆跟你抱怨什么,尤其是抱怨亲戚朋友的话,你只需要微笑着倾听,时不时点头就可以了,切忌用恶毒的语言去附和婆婆的吐槽,因为说出去的话就无法收回了。事后,婆婆可能会想,你是不是背后也说过她这样的坏话。

所以,安全起见,少说多听是最安全的做法。

2, 少干涉,多独立

婆媳相处,难免有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如果跟你有关坚持自己的原则,如果跟你无关,只提建议不做决定。

在家庭生活中,要尽可能的独立,凡事都要靠老公,就会没有底气,媳妇永远是外人,婆婆会觉得自己的儿子太辛苦,你是个负担。

《过犹不及》书中指出,界线就像肌肉,越练越强,在安全的关系里,反复练习,慢慢地,你的界线感就会越来越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样,过不了多久,你就能顺利地将界线意识迁移到其他让自己不舒服的关系里了。

聪明的女人,与婆婆相处,有张有弛,不远不近,有原则不放肆,守好关系的边界,从容不怕,优雅自渡。


- END -


本文作者:我是暖晔,温者为暖,沃之为晔。90后小仙女,喜欢旅行、读书、写作,爱自己也爱生活,不圆滑也不执拗,不聪明也不懦弱,愿我的文字带来更多生活中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