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谷”课程向未来——乡村学校教育乡土化的探索

2023-08-03   守望新教育

原标题:“苹果谷”课程向未来——乡村学校教育乡土化的探索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诗 音乐: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诗

“苹果谷”课程向未来

——乡村学校教育乡土化的探索

来源|三色堇 静宁教育

在静宁县教育局的部署安排下,静宁县各级各类学校学习推广新教育实验创新成果,积极探索内涵发展之路,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在镇学区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发实践的“苹果谷”系列课程,融合了地域资源、乡村生活和地方产业,是国家课程在地化实践,是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的具体行动,是有根有魂的素质教育。

甘肃静宁:牵手新教育,逐梦幸福路

2023年春由大寨小学教师王富贵、朱福寿、靳贤撰写的“最贴近生活的教育——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苹果谷’课程实践”,在新教育实验年度主题征文中脱颖而出,王富贵应邀代表三名老师赴徐州新教育年会,并参与第23届新教育研讨会,并做卓越课程叙事分享。

尊敬的新教育同仁:

大家好,我叫王富贵。来自被称为羲皇故里、红色圣地、金果之乡的甘肃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大寨小学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村小内涵发展之路。我们立足脚下这片热土,努力过着幸福完整的生活。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中努力向上生长。

一、

课程的缘起

随着城乡一体的发展,乡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谈何办好乡村教育?我校立足生活,开发课程,做最贴近生活的教育。

从2015年开始,我们从农耕、节气、苹果、社团、节日和研学六个方面不断的尝试实践。

我们把传统农耕背景下的农具、生活用具带进课堂。孩子们在读、玩、做中丰富了学习的内涵,集文化、科技、实践为一体,在传承中践行,在践行中创造。如软套中的力学是一节研究软套背绳作用的探究课,一次课程实践中,随行的幼儿园小朋友说,“老师这张表我不会填,但我知道,有了背绳,牛耕地会轻松一些。”我们的所有课程不只是教孩子们去种地,而是以农耕文化为依托,带领孩子们了解家乡、探索未来、丰盈自己。我们发现,当课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学生会用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探寻未知。

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

二、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019年,经过了五年的实践,我们整合各种活动、课程,提出了“办以‘苹果’为核心的自然生态教育,相信孩子一起生长”的办学理念。

明确了“还孩子快乐的童年,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办苹果园里最美的乡村小学”的办学目标。

大寨小学被称为“苹果园中的村小”。苹果是静宁老百姓赖以生存、发展、致富的产业,是孩子们最为熟悉,且十分珍贵的乡土资源。学校依据“平凉金果”“苹果小镇”的区位优势,实践的“苹果谷”课程,包含德育、美术、科学、经济、食育和六大主题活动。

小苹果德育涵养人格。

学校以苹果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德育课程与活动。“烂苹果的高光时刻”是借助被丢弃的烂苹果,引领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究,身处困境或面对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怎样化困境为机遇,迎来高光时刻?

小苹果美术以苹果为媒介提升学生的美学感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大自然的力量启迪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家乡。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是对小苹果美术课程开展的最佳反馈。孩子们在学习画画的同时,又以画画为手段讲述着自己与苹果之间最朴素的故事。

小苹果科学聚焦科学素养

从“苹果的颜色与光照”到“智能苹果园”的设计,再到在全国青少年科技素养大赛中胜出,到北京研学,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小苹果食育以苹果作为原材料烹制各种饮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课程学习之中。孩子们在参与美食的制作与食用,落实“食为天、康为本、俭为德、和为贵”的课程内涵。

小苹果经济感知社会生活。

以“寻求苹果卖出高价”为主题的项目实践,围绕着“直播带货”,我们开展了:做自信的劳动者、文明必须到达的地方、海报制作、成本核算、利润分配、直播模拟等活动。我们曾把12个苹果卖出了200元的高价,因为这是一箱有故事的苹果,而这个故事有文化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其中也蕴含着家乡经济转型的一种可能。

学校的六大主题活动,聚焦于德、智、体、美、劳和读书,包括小苹果开学第一课、研学、课程嘉年华、科技嘉年华、趣味运动会和小苹果读书节。

春天孩子们徜徉在苹果花海,在疏花中研究花与果的关系,建立起了“水渠论”、“树液流动”和“顶端优势”之间的联系,探究光照、营养,生命、个体、环境之间的奥秘;夏天孩子们在果园除草、施肥、套袋,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理解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秋天苹果成熟了,鲜红的苹果映红了孩子的脸颊,在摘苹果、捡苹果、运苹果中体验丰收的喜悦;冬天在市场调查、打包发货中感知真实的社会生活,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本来规律,了解投入和产出、决策和管理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线教师如何研发卓越课程?

三、

课程的未来

2023年春天,静宁县教育局确定大寨小学为静宁的小苹果劳动教育基地,重新定位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可能:

其一,这是一所乡村小学,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协助村小的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其二,这是劳动教育基地,为新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孩子提供劳动课程实践,扎实基础教育之根,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其三,这是亲子共创营地,开放办学,给家庭提供亲子课程,为社会提供研学课程,助力乡村振兴。

扎根中国大地,实践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式新乡村教育,赋予“苹果谷”课程新的内涵。“苹果谷”课程在路上、向未来!

在静宁县教育局的部署安排下,静宁县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内涵发展之路,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在镇学区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发实践的 “苹果谷”系列课程,融合了地域资源、乡村生活和地方产业,是国家课程在地化实践,是有根的素质教育。

2023年春由大寨小学教师王富贵、朱福寿、靳贤撰写的“最贴近生活的教育——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苹果谷’课程实践”获新教育“卓越课程”的称号,王富贵代表三名老师赴徐州领奖,并参与第23届新教育研讨会,并做卓越课程叙事分享。

王志江:写作,开启一段自我超越的旅程——新教育K12卓越课程系统学科写作探索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