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女儿接到身边差不多一年,这一年,女儿让她操碎了心。
女儿从外婆家转学过来,学习成绩跟不上同学,还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带有家乡口音而不大敢开口,不仅上课不发言,课余也不跟同学交流,非常自卑。
她看着十分难受,但不知如何给女儿助力。
女儿对她态度非常冷淡,毕竟十几年没有一起生活,对她缺乏感情。
当年她生下女儿后,就把女儿交给母亲,再次外出闯荡。她发誓,一定要闯出样子让母亲看看。
她大学毕业时,违背了母亲意愿,执意在外面发展。而更让母亲不满和无法接受的,是她找了个家在农村,又没有固定职业的男朋友,还坚决要结婚。
从她告知母亲已领结婚证之日,母亲就不搭理她,直到她生下孩子,母亲才接受他们的婚姻。
当面临孩子谁带的问题时,母亲表态要给她带孩子。因为母亲瞧不起她的婆婆,认为她的婆婆是农村人,又没文化,带孩子会误了孩子。
于是她把女儿交给了母亲,然而母亲对他们一家的看法还是没有改变,关系仍然不大好。
她想等自己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就把女儿接出来。
可是一晃女儿读了初二,她依然没有混成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而女儿即将面临高中在外婆家没有户口,难以就读的问题。没有更好的办法,她在女儿初二下学期,把女儿接了出来。
女儿对她有些疏离,对她父亲更是冷漠。每天在家从不主动说话,他们跟她说话,她总以“嗯”、“好”、“可以”、“随便”等简短语言回应。
她很难受,打电话给母亲家的邻居,自己的发小了解女儿以前的情况。因为母亲对她有看法,从不跟她谈女儿。她每次回家,女儿总忙于学习,也很少接触。
发小告诉她,女儿一直不喜欢跟人交流,不过学习很努力,经常听到外婆议论:幸亏这孩子会刻苦,要不继承她父亲家差劲的基因,成绩肯定垫底。外婆在外孙女面前,也没少指责、鄙视她的父亲,说她父亲一家的坏话;没少骂她"无脑"、"傻B"…
她听了心中很不是滋味,丈夫确实学历不如自己,但丈夫老实、忠厚,是妥妥的一枚暖男,自己当初就是被他的温暖和善良打动的,不料想遭到母亲的反对、冷落,还让女儿连带经常性承接母亲的不满和嘲讽,渐渐抬不起头。而自己和丈夫在女儿的心中,也失去应该的位置,得不到女儿的尊重和爱。
女儿出来跟她生活后,学习并不怎么努力,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它时间基本是刷手机或者发呆。她只要一说她,女儿就跟她急,一改平常的不言不语,跟她大吵大闹,说她无权管自己。
她毫无办法,只能看之任之。
临近期末考试时,女儿忽然一反常态,像被打了鸡血一般,回家大声嚷嚷:“我要超越,我一定成绩名列前茅。”然后争分夺秒学习。
常常她睡一觉醒来,女儿还在灯下学习。有时她一看时间,已是凌晨三点多。她心里既高兴又担心,怕女儿这么拼,身体会吃不消。
可女儿连续一周都精神勃发,学习热情高涨,身体也未见任何疲惫感。
"难道是女儿醒悟,唤起了身心潜能?"她暗自窃喜,高兴地看着女儿变化。
但不久,突然有一天老师给她打电话,让她去学校一趟,说女儿惹事了。
她匆匆赶到学校,吃惊地知道:女儿把同班的一名同学打伤了,还伤得不轻,进了医院。
“你怎么会对同学使用暴力?”她用陌生的眼光看着女儿。从小到大,她没听过也没见过女儿打人。
女儿不回答她,扭着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班主任老师告诉她:“那名同学只是说你女儿最近的学习劲头像疯了一样,你女儿就抄起凳子,朝同学的头打去。”
“你为什么这样做?”她抓住女儿,恼怒地逼问她。
学校的心理老师将她叫到一边,劝她带女儿去医院的精神科看看。
她很生气,也无法接受,觉得心理老师污蔑了女儿。
但后来,在其他老师的建议下,她还是带女儿去了医院。
结果,一张几乎让她崩溃的诊断书递到她的面前,女儿得了双向情感障碍,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前段时间,女儿表现出的不言不语,独来独往,对学习没有兴趣都是抑郁的表现,他们疏忽了。后来,女儿的所谓学习热情高涨,其实是躁狂发作,他们以为是女儿觉醒了,开始发奋学习。再到后来女儿在学校打人,不过是她患病易激惹的表现。
为什么女儿会得这样的病?她想不通,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其实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很复杂,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除了生物因素中的遗传难以避免之外,有些病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作为家长,要努力创造条件,尽量让孩子避开不良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伤害。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
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自带气质和性格,其大脑的神经活动也千差万别。那些容易得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病的孩子,往往大脑的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活动可能存在太低或者太高情况。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特质没有任何了解,照搬照套别人的教育方式或随性教育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大问题。
对太敏感,容易情绪激动,易哭、自卑、内向的孩子,家长要多一份细心和耐心,多些沟通,多点鼓励。
再则,家长要尽量参与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筑起一道爱的保护障。
家长自身要注意不打击孩子,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错误,要以事论事,绝对不能下标签,进行人身打击。比如“笨”、“蠢”、“无能”、“坏”等。
同时,家长要注意孩子周边环境的清净,让孩子身心不受太多外来影响,尤其是受到莫须有的挫伤。
她女儿的患病,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是她将女儿交给外婆,而外婆对她有太多不满,对她丈夫更充满鄙视。女儿每天无可逃避承受外婆的负能量,女儿所感受到的,是冷漠、失望和无助。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容易,而要健康成长,需要家长付出很多。这些付出,不仅是金钱、时间和精力,还有无条件的爱和不断增进家庭教育知识的努力。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