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女儿为傲,不料女儿进了寄宿学校后,我被现实打了个耳光

2023-12-29     陪宝宝写日记

原标题:我一直以女儿为傲,不料女儿进了寄宿学校后,我被现实打了个耳光

我是一个妈妈,有一个读初中的女儿,我一直以女儿为傲,不料女儿进了寄宿学校后,我被现实打了个耳光。

自从女儿进了幼儿园,我的心里就装满了骄傲。

因为我的女儿乖巧懂事,不管学什么,都学得挺认真,学得很好。她在幼儿园很受老师喜欢,每个学期得到的小红花,都是班里最多的。

跨进小学门槛后,她更让我自豪满满。

她的作业写得很工整,准确率几乎达到100%。偶尔有错误,她必定把写错的作业撕掉,从头再写。她这样的做法,令身边的人都很惊叹。大家纷纷为她的认真竖起大拇指。

其实我并没有这样要求她,是她自己严格自我要求。在大家的眼中,她是一名很特别的孩子,一名比“别人家的孩子”更为优秀的孩子。我心中窃喜,对她更加喜爱有加,只要她有要求,我都尽量满足她。

她的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除了语文的作文要扣几分外,英语跟数学几乎都满分。偶尔有扣分,达不到100分的好成绩,她回到家里,一定会说,一定会哭,还一定会把错题做了好几遍。直到我们很多次安慰她,鼓励她后,她才会放下没有考满分的纠结。

孩子跟孩子,真是有太大的不同。她的自律和不服输,不是来自于家庭或学校的压力,而是来自她自己的内心。她自觉的表现,让我轻松很多,当然更让我获得满足感。跟大家在一起,都会不由自主提起她,提起她勤奋好学,提起她成绩优异。她,不知不觉中成了身边同龄人的榜样。

小学毕业,她如愿考进当地一所很有名气的民办寄宿学校。

相对于公办学校的义务教育,进入民办学校读书,无疑家庭要多交一笔学费,再加上住宿费,每学期花费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不少。考进那个学校读书的孩子,基本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学习成绩好,另一个是家庭经济不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家庭,如果不是女儿学习成绩很好,又很向往那所学校,我是不会花这笔原本可以节省的费用的。但为了优秀的女儿,我们毫无怨言。女儿也感受到了,去学校报名的路上,她接连给我们说了几声“谢谢”。我们感到甚是欣慰。

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女儿进入寄宿学校后,问题接踵而来。

开始是女儿的学习效率跟不上大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女儿对于作业过于认真,不允许自己出现差错,一有差错就要重写。

跨进初中,作业本来就多,女儿如此折腾,常常出现当天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毕竟寄宿学校有规定作息时间,一到熄灯的时间,同学们都要上床睡觉。开始女儿是打着手电筒,趴在被子里偷写,后来被老师发现,给予制止。

她因为作业没写好,心情随之低落。曾经自信的她,进入寄宿学校后,渐渐自卑起来。她觉得自己不如人家,不仅学习跟不上,连知识面也比人家狭窄很多。其他同学聊到的一些话题,她不懂,或者一点都不知道。她上课开始走神,课余时间也开始回避同学,一个人独来独往。周末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有时叫她出来吃饭,发现她的眼睛是红肿的,明显是哭过。

我知道,女儿碰到问题了。我找她的老师了解情况,老师竟然说:“你的女儿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照这样下去,她的成绩会一直下滑。”

我懵了,一直学习很自觉的女儿,怎么就适应不了初中的学习?适应不了寄宿的学生生活呢?

我努力宽慰女儿,鼓励女儿,但不仅没有效果,还向着更为糟糕的方向发展。

她的成绩如老师所言,一直下滑,滑到班里的垫底。更令人着急的是,老师提醒我们:女可能有抑郁倾向。

果不其然,在女儿经过一段时间仍不见好的情况下,我带她看了心理医生,诊断结果是女儿患上轻度抑郁症,还有比较严重的强迫症。

老师建议先休学,后转学,结合女儿的意愿,我们采纳了老师的意见,女儿先休息回家了。

女儿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家长,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痛定思痛,女儿这一路的成长,有几个关键环节被我们硬生生疏忽了,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引导。

首先,我们满足于女儿优秀的学习成绩,没有发现女儿成绩背后隐藏的问题。

执着于一丝不苟,对成绩过分追求是女儿最大的一个问题。

女儿读小学,不管是写作业,还是考试,都追求满分,不允许自己有差错,一有差错,就要重写。这其实已经暴露出她强迫症的苗头,但身为家长的我们,却不仅不懂,没有引起警惕,还为女儿的认真而沾沾自喜。大家的表扬和鼓励,让女儿越来越走向“强迫症”。

生活本来就没有完美,写作业和考试也不可能每次都满分,对差错能善于总结,并弄懂弄清晰就可以,完全不必要在差错问题上纠结和花费太多的时间。

小学课程少,如此折腾没出现问题,一旦到了初中,课程多,作业量大,过分的纠结和认真反而妨碍了学习,让成绩终于因为没有学习效率而出现“掉队”。

家长千万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绩,却看不到孩子成绩背后的问题。

现实中有不少孩子,学习明明很认真,但到了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不断下滑,这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家长用心去分析。

其次,我们在女儿碰到问题,跨不过那个坎的时候,助力不到位。

在女儿小学偶尔考试没有满分而哭泣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简单安抚,没有及时给女儿开导,让女儿改变追求完美的认知,不因一点小失误而难受、痛苦,变得更加阳光、开朗。

在女儿进入寄宿学校,出现一系列不适应,成绩下降,情绪低落后,我们也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给不出让女儿走出困境的办法,让女儿独自在痛苦中自我挣扎,然后患上抑郁症。

家长帮助孩子,引领孩子真不是简便的表扬和批评。现在的孩子不像过去的孩子那么单纯,现在的家长也应该不像过去的家长那么简单。

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孩子更多呈现出多面性和多变性,这对于家长而言,无疑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懂得如何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引领孩子。

如今写下这篇文,只想与众多家长共悟、共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e0b0eae96ed0692f8a7b71ac263b9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