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娃抱成“歪脖”,婆婆被宝妈轰出家门,只因一个错误抱娃动作

2023-06-25     饽饽聊星座

原标题:把娃抱成“歪脖”,婆婆被宝妈轰出家门,只因一个错误抱娃动作

在小家伙们出生后,他们的脖子以及颈椎还比较“脆弱”,尚不能有力地支撑起头部的重量,所以在抱娃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不过,对于很多新手父母以及缺乏科学育儿理念的老人来说,错误的抱娃姿势并不少见,在这其中以不正确的竖抱姿势最为典型。

01宝妈气急之下把婆婆赶出家门,这一切只因婆婆的一个习惯动作

在生娃后,小冉本打算就此在家当全职妈妈,可是婆婆却不大乐意。在婆婆的“旁敲侧击”下,小冉在休完产假后就回到了公司上班,而宝宝则由婆婆帮忙照看。可是慢慢地小冉发现婆婆带娃并不靠谱,为此小冉没少和婆婆沟通,可是强势的婆婆虽然表面应和,但是背地里却还是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来。

小冉在抱娃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头有点歪,第二天小两口赶紧带着孩子去了医院。最后,医生认为宝宝患上了“斜颈症”,也就是“歪脖子”。

医生对此解释说,“宝宝的脖子是很脆弱的,如果颈椎承受了太多压力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颈部肌肉拉伸。比如说有的家长喜欢竖抱,但是抱姿又不正确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小冉顾不上追究原因,她忙问道,“孩子还能治好吗?”医生表示,“因为发现得有些晚,所以在治疗上宝宝要多遭一点罪。”听完医生的话,小冉心疼得直掉眼泪。

回到家后,小冉有些纳闷地说道,“我们一直都是坚持横抱的,按理说孩子的颈椎不会有压力的。”这时一旁的婆婆小声地嘀咕道,“孩子喜欢被竖抱着,东瞅瞅西望望得可开心了。谁能知道这竖抱还出错了。”听到婆婆这样说后,小冉一下子激动了起来,“我和您说了多少遍了,不要那样抱孩子,孩子的脖子撑不住,您怎么就是不听呢?”

受到了儿媳的“斥责”,婆婆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于是辩驳道,“那我带孩子最后还带出来‘错’了呗!以后你别来麻烦我!”听到婆婆这样说后,小冉冷冷地说道,“我明天就辞职自己带孩子,您也回老家歇着吧!”

其实,对于小月龄的宝宝而言,家长竖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大人们没有掌握好正确的竖抱姿势的话,那就很有可能造成宝宝的颈部承受压力过大的情况发生。

02“竖抱”并非不靠谱,只不过是家长们抱错了姿势而已

有很多家长认为竖抱的抱姿不靠谱,会伤害到宝宝的颈椎,但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有些片面的。美国儿科学会(AAP)还曾经发表过相关文章认为,竖抱可以有助于提升拍嗝的效果,有效缓解吐奶。

事实上,竖抱是宝宝们喜欢的抱姿,同时也有助于宝宝们开阔视野。《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明确给出建议,那就是在竖抱的时候,务必给予宝宝足够的头部支撑,保护好宝宝颈椎。

03竖抱时,家长们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才能让宝宝舒服且不受伤害呢?

TIPS1):2个月以后的宝宝实施竖抱

这主要是因为对于2个月以内的宝宝而言,家长们在竖抱的时候不容易掌握好力度以及控力点的把控。尤其是对于缺少抱娃经验的新手父母而言,在选择竖抱时有可能会找不好控力点而把力道用错了地方,另外也有可能会因为竖抱姿势不熟练而发生宝宝从怀里滑落的情况。

TIPS2):把控好每次竖抱的时间

父母在选择竖抱的时候,每次竖抱时间不要太长,对于3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把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家长们再对时间有所延长。有了时间上的把控,宝宝们不容易产生过度疲劳,对于颈椎、骨骼发育影响小。

TIPS3):掌握好恰当的“支撑点”

比如说,在家长选择竖抱的时候,可以让宝宝的头部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这样宝宝的头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撑。同时,宝妈可以用一只手托起宝宝的屁股,然后用另一只手护好宝宝的头部。

04在家长抱娃时有哪些错误的抱娃姿势正在悄悄地伤害着孩子的颈椎?

忘记扶住宝宝的头部

有些家长在抱娃的时候会注意臀部和腰部的保护,但是却忽视了最为脆弱的颈部。新生儿阶段的宝宝头部占了身体的四分之一,再加上颈部肌肉力量不足,所以家长们更加应该注重宝宝颈部的保护,在抱娃的时候更要懂得给予辅助支撑。

抱娃时忍不住摇晃

很多家长在抱娃的时候会忍不住摇晃宝宝,大人以为这样可以让宝宝更舒服,但是其实这对于宝宝来说并不有益。而且频繁摇晃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大脑发育,同时妨碍宝宝健康睡眠习惯的养成。

长时间选择一种抱娃姿势

虽然长时间选择一种抱娃姿势会让家长们觉得更熟练,但是其实这样做,不仅会让大人觉得很累,同时对于宝宝也不适合。比如说,长期一个姿势不变,这就会使得宝宝的颈部一直处于弯曲状态,颈部也因此而承受了更多压力。

家长们在抱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保证宝宝的头部、颈部以及脊椎都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的同时,还要保证给予宝宝足够的支撑。大家对于抱娃这件事有哪些靠谱的经验分享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bc3862b1b0ddb1cbec9fcf7ca3ccd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