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100种样子

2019-07-29     武汉三镇吃喝玩乐

最近武汉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


第七届军运会即将在武汉举办;





最新的中国城市地铁排名,

武汉紧跟北上广深排名第5;


2018年武汉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到了第8,

最新出炉的上年年武汉GDP同比增长了8.1%;





即将又有一批新鲜的大学生涌入这座城市。

最近常常被问到:武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这对生活在武汉的人来说,是一个最简单也最复杂的问题。对我而言,这种抽象的问题简直让人抓狂:说得少了怕你了解不到一个完整的武汉;说得多了有故作高深的嫌疑。


总之,生怕回答得不好怠慢了这座城市。


若你在武汉生活过,三五天你会被这里的交通打败;三四个月会被这里的天气打败;一年时间会离不开这里的过早;三五年会陶醉于大嗓门的武汉话和来自长江的风;十年以上,你再也离不开……





武汉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个正经的回答


武汉是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

地处华夏之“中”,坐拥“天元”之位

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九省通衢

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它是真正的“国之中”

“中国最主要的省份和城市,全都在他周围。”

——易中天





有1100多万人民生活在这里






武汉曾经“驾乎津门,直追沪上”

被视为“东方芝加哥”





一座城的兴衰起伏,万千跌宕

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沉寂

无论过去,唯有不断前行

武汉城市复兴的定义是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一个远大又切实的目标

这些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复兴大武汉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如今的武汉是一座

各项数据指标都过硬的城市


中国新一线城市

有“中国车都”、“中国光谷”

“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

不断攀升的经济地位

一年2条的地铁开通

……






而对于我们来说

这里是我们日夜生活的地方

他有百种模样

最独特的样子你一定得知道——


武汉是一座

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武汉,有一个别称,为“江城”

长江全长6397公里

干流流经八省二市一区

唯有武汉被称为“江城”






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

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因此武汉自古就有了江城这个名字




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不会想到

武汉与水的渊源有多深

水域面积约占了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汉江上的渔民


放眼全武汉

江河纵横、湖港交织

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

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

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

形成湖沼水网




东湖凌波门




风光村




湖北省水上运动中心




楚河汉街




沙湖




东湖绿道




汤逊湖(亚洲最大的城中湖)全景


有水则有桥

武汉因三镇隔江鼎立,江湖阻隔

因此桥梁众多





横卧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间长江江面上的武汉长江大桥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是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桥梁





武汉还拥有“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

“万里长江地铁第一隧”——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

“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武汉长江公铁隧道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




长江二桥




鹦鹉洲长江大桥




二七长江大桥


关于武汉的中心,有这样一段话:


“武汉确实有真正的中心的,武汉的中心就在:

长江上。

这应该是武汉最大的特点。


长江沿岸的所有城市,没有哪个城市像武汉这样江北江南齐头并进,在重庆、在南京、在九江、在上海,长江都是作为地理屏障一样的存在。


唯有在武汉,长江融入了武汉这个城市,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




的确,长江之于武汉

是无可取代的一部分

江与湖

成就了武汉的江湖


武汉是一座

颇具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

一座城市的内涵,必然是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能获得

武汉129处历史建筑

(包括1处木制电线杆和1处1953年的窨井盖)

都是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




这座城市里有3500年历史的盘龙城遗址





你一定也听过“汉阳造”和张之洞的名字

汉阳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

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武汉还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发源地

这里有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晴川阁

也有俞伯牙偶遇钟子期的知音台





武昌宝通寺和莲溪寺

汉阳归元禅寺

汉口古德寺

并称为武汉近代佛教“四大丛林”




宝通寺




古德寺


武汉高校众多

全国最美大学之一武汉大学

就坐落于此






那些你见惯了的一楼一景

都是这座城市无言的宝藏




落成于1924年的江汉关大楼




百年中山大道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黄鹤楼



东湖放鹰台




洞庭街上的一家小店




森林里的一家书店


无市井,不武汉


武汉从来不否认,这是一个市井气息浓厚的城市

百度旅游上这样介绍武汉:

“一样的大城市,却不可思议的走着亲民路线。”

他看似粗糙却又饱含柔情,他有着一切城市的通病

也有着独属于这座城市的魅力

如果你在这里生活久了

自然会被他的江湖气和讲口味给打动




保成路夜市


而如果想最快融入武汉的节奏

要从过早开始:


据统计每天至少有500万的武汉人会在早上走上街头上万个早点摊

从7点甚至更早

一场跨越武汉江湖的全民过早盛宴在每个街头巷尾上演







武汉人的过早是一种文化,

是最能体现武汉人性格的一项全民运动:


它接地气——


武汉过早是一种接地气的美食,环境朴实无华,价格亲民。


它不差别对待——


在武汉过早是一件不分贫富阶层的事情,开豪车与骑小电动的人,车都停在同一家过早小店门口,车主排队争抢同一碗4块钱的热干面,在武汉是随处可见的常态。


它不拘一格——


在武汉过早,坐下来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穿梭于大街小巷、边走边吃,不溅出、不脏衣、这种画面就是武汉的过早经典名片。






它是这座码头城市孕育出的文化——


滚滚江水,波涛湖泊,流绕出了武汉这座码头城市。

又因数百年前码头边的工人因为能量消耗大,对早饭高热量、高饱腹感、低廉价格、快捷方便的需求而诞生了码头过早文化。这种城市文化流传到今时今日,起床过个早,仍然是武汉人每天步入江湖前最有效果的元气闹钟。




一家热干面老板在武汉街头用热干面配蛋酒赏雪


武汉过早江湖的食客鱼龙混杂

过早摊主里更是卧虎藏龙

它每一个清晨都让你觉得

这座城市如此有趣,如此充满活力





市井之外

武汉也有摩登的一面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的武汉夜景有多迷人

等到天青色渐渐沉沦下去,墨色天际霓虹交织

建筑和街道的轮廓在夜色中闪烁,一整个偌大的武汉

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白日里忙碌的人群,也在此时温柔下来





长江上架起的十一座桥梁

点亮了长江

武汉三镇融为一体

撑起回家的车流,成为霓虹的骨架

承载武汉的繁华夜晚









光谷广场点亮夜色

留汉大学生既惊喜又慨叹

见证了光谷这些年的发展

终于在这个夏天

看见了它完工的模样





传统与现代相交融

错落的灯光发现武汉最美的夜色





东西湖的军运会主场馆点亮霓虹

是全世界期待的模样






在武汉生活得久了,会觉得一切都习以为常

习惯他夏日的闷热

习惯他江风的温柔

又会因为他的每一次变化而感到惊奇

有人曾这样说:

“武汉的图有一个基本原则,

一年以上的图基本上就不能看了,因为你再去的时候,鬼知道旁边多了多少东西……”



所以,我们要记录

武汉当下的每一个模样

其实每一个武汉人心中

都有一个独特的武汉





你心中的武汉是什么模样?

摄影 / iXzKi、徐任杰 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OAyQWwB8g2yegND12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