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贾师长的工作接触

2019-09-16     老铁情谊

088# 原创 作者 王林山 铁道兵战友网 2019.09.16

1981年7月,铁4师老师长孙海同离休后,来了一位新师长。因是从外单位“空降”而来的,机关干部们对他的经历并不了解。只是听说他早在几年前就已是兄弟师的师长了,当时还不到40岁,是铁道兵系统最年轻的一位师长。

新任师长贾文禄,四川蓬溪人,1937年出生,1956年入伍,同年入党。身高体壮,脸庞略黑,性格直爽,讲起话来带着川腔,嗓门洪亮,快人快语。

机关办事讲程序,一般不能越级。我时任后勤部战勤科参谋,根据部首长的意图,负责组织计划和综合协调工作。由于与师长隔着多层关系,少有机会接触,即使送阅文件或呈批件,一般到分管后勤工作的副师长那儿,也就到顶了。

说来也巧,师长来后不久,我便有机会单独接触。一天早饭后,在办公楼的走廊里,肖于官部长招呼我到他的办公室说:“贾师长今天要到我们几个后勤单位看看,你陪着去一下。”我心中一愣,脱口便说:“新师长头次看望部队,我去能合适吗?最好由部领导或科长陪一下?”部长接着说:“师长要求去个工作人员带路就可以了,你去就行!”我只得从命,速到办公室带上笔记本,直奔师长办公室。刚踏入门坎,吉普车也同时停在路旁。

在车上,我简要向师长汇报了几个单位的大致位置和行程安排。他听后交待说,你安排就行了,咱们不在下面吃饭,不给基层添麻烦,一天看不完,就用两天。顺便还问到我个人的一些情况,我如实作答。这下子我心中有了数,也感觉轻松了许多。就这样先后用了两天时间,分别到了汽车营、修理营、仓库、医院等几个后勤直属单位。所到之处,先与军政主官见个面,认识一下。尔后简单听下情况介绍和工作汇报,主要察看车间,车场,库房,医疗设备配置和医技水平等,边看边问。还深入战士宿舍,到病房看望病号,下连队食堂看望正在做饭的炊事员,连猪圈、菜地也不放过。尽管基层领导都热心挽留师长吃顿饭,但都被他一一谢绝,执意返回机关用歺。第一次接触,就感觉到师长没有架子,作风深入,工作务实。

1982年初,奉中央军委和铁道兵命令,部队挥师东进,陆续调入鲁南地区,执行兖(州)石(臼所)铁路临石段修建任务。6月初,师机关正式进驻山东省临沂县城。

刚从南疆线归建的19团,部署在管区最西段。毕竟“离家”已经6年多了,部队有点陌生,现在战斗力如何,作风怎样?很多基层干部也都不熟悉。管内还有沂河特大桥等重点工程。所以,师领导格外关注。贾师长首先要到这个团检查工作。随从的有作训科参谋、宣传科干事和我(战勤科参谋)。贾师长带领我们从沂河大桥、沭埠岭车站,到郑旺车站,检查钻孔桩施工,路基填土,桥涵砌筑,察看营区设施,进帐篷,下食堂,看望基层干部战士,并不时同他们交淡,了解基层困难和生活需求。用了两天时间,将沿线35公里主要工点和营连驻地全部检查一遍。他多次强调要搞好连队生活,保证战士身体健康。记得有个连队内务零乱,环境较差,管理比较松散。他便指示连长来个临时集合点名,检查连队的作风纪律。当发现有的连部还有锅碗瓢盘和电炉子时,经仔细询问后得知,原来是来人时小炒加菜所用。便当即批评说:“这样搞特殊化不行,影响不好,容易带坏部队。”

进入7月份,兖石线全线开工。师机关由部门以上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深入各团主要工点检查指导,掀起施工生产高潮。我和计划科谭保悦参谋住在19团8连。全长1774.2米、53孔的沂河特大桥,地质复杂,断层交错,又有溶洞,基础施工难度较大,是全线的重点工程。贾师长分外重视,经常顶着酷暑深入现场,察看桩基施工,指示师团业务部门和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汛期来临,连续几天的滂沱大雨,沂河水位迅速上涨,形势严峻。贾师长冒雨来到工地,察看水情,检查现场。要求营连干部要高度警惕,昼夜值班,加强巡查,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人员物资设备安全度汛和施工生产顺利进行。他还多次到沭埠岭车站检查土方填筑。后来,师机关选调部分干部到该团任职,充实加强机关的领导力量,我也被任命为后勤处长。之后与师长见面的机会就少些了。

1983年5月的一天,贾师长在干部科长的陪同下,突然来到团部找我谈话。见面后,我打个招呼,刚一落座,他就开门见山,亮明来意:“根据工作需要,决定要你担任师管理科长,铁道兵指挥部已经下令了。这个位置很重要,也不太好干。你看咋样?有啥子意见?”说实话,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我到团里还不到一年,工作刚有起色,真有点舍不得离开。但在那个年代,命令都已下了,显然不是征求意见,而是任前谈话。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此时还有啥可讲的。我只是简单吐露一下心声,表了个态。师长最后交待:抓紧交接一下工作,早点报到吧!说完连饭都没吃,起身又赶往其他团,继续找干部谈话去了。

管理科作为师机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机关的日常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事务繁杂,接触面广。由于直接服务于首长和机关,自然与师长接触多了起来。他经常对我们管理科的工作给予具体指示和要求。有时虽然批评严厉一点,也是出于公心为了工作。对于一些大型活动和重要接待任务,乃至具体细节,还会亲自布置,详细交待,确保不出纰漏。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正式并入铁道部。在隆重的告别军旗仪式上,贾师长表情严肃,眼含热泪,带领机关干部战士,一起面向军旗,庄重地敬了最后一个军礼,依依不舍地摘下领章帽徽。

这前前后后的几个月里,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既要保证繁重的施工生产正常进行,又要稳定军心,顺利实现“兵改工”这一重大历史性转折。这期间,也是贾师长最为忙碌的日子。特别是局机关定点落户问题,这是一件关系到今后长远发展和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贾师长对此非常重视,十分关注。虽然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的《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实施方案》中,确定局机关定点在济南市,但在具体选址上颇费周折。贾师长亲自出面,与周副师长一起,带领机关人员,不辞劳苦,不厌其烦,多次向省市党政军有关领导汇报工作,陈述理由,经过努力工作,多方争取,最终在几个方案中,选定了济南市和平路正在规划开发的一处理想地盘。

1984年底,这位铁4师末任师长、14局首任局长,调任石家庄铁道学院副院长。当时济南新办公楼和家属房还正在建设中,可惜他未能等到乔迁时的喜悦而离任。至今30多年过去了,局机关的干部职工和家属们一直念念不忘老师长的功绩。

如今贾师长已年愈八旬。祝愿老师长安度晚年,健康长寿,家庭幸福!

2019.9.16于济南

(兵网责编:苏北竹韵)


(头条编发:雪山飞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LkLPW0BJleJMoPM7n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