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被群嘲上热搜,他真的那么差劲吗?

2019-08-15   娜姐的光影笔记

文/李娜

冲着杨紫去看新一季的《中餐厅》,没有想到,满屏吐槽黄晓明。甚至有网友说,“没有赵薇压制的黄晓明,就像死了老婆的苏大强”,非常刻薄了。

我不否认,做《中餐厅》店长的黄晓明,确实不是一个好领导。

他独断专行,时时刻刻霸道总裁上身,看着令人又气又好笑。

比如刚刚播出的一期,黄晓明提出要全部走单人套餐,厨师小林哥指出这样会很乱,建议出双人份,四人份,或者按桌点菜。

其他人也不赞成全部做单人套餐,但是黄晓明全程无视大家的意见,拿出店长的威信说,“这个事情不需要讨论。”

刚开始餐厅没有客人,黄晓明带大家换上中式戏服,跑到大街上揽客,这一点还挺值得称赞的,但是立即又令整个团队陷入了麻烦。

只准备了24份单人餐,却招来30多名客人,碍于面子,黄晓明又不好意思赶客,只好加桌,还不顾客观现实,命令小林厨师,“不要再问了,全部做完”。

出菜速度跟不上,菜量准备得也不够,前厅后厨忙成一团。

可想而知,客人的用餐体验必然很糟糕,有的客人等了半天没上菜,都等饱了。套餐里加减了菜,结账的时候却按原价收款,也引发了客人的不满。

团队更是憋屈。黄晓明的一言堂,让每个人都很无奈,厨师小林很辛苦,却因为店长管理的混乱被指责。

中午复盘的时候,黄晓明好像也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管理和决策错误,还正儿八经地指出说,“我认为今天中午做菜慢。”

然后黄晓明还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开会,又累又饿的大家,连吃个饭都不能放松,真的是够了!

秦海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忍不住吐槽,“你在吃饭的时候,老让大家伙开会这事,我也是有点接受不了!”

每个人都苦不堪言,很焦虑,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在这样美丽的意大利小岛,一档关于美食和美景的慢综艺,本该是轻松的,惬意的,享受的,却被当了店长的黄晓明,一手打造成了变兵荒马乱的荒野求生?

黄晓明到底怎么了?

焦灼,拧巴,沉重,用力过猛。

看似任性霸道,却也轻易暴露了骨子里的讨好型人格,爱面子,铆足劲儿想要证明自己的那种自卑。

看这个综艺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人刻在骨子的东西,真的很难改变。

是,嘲笑别人是容易的。你一个大明星,40几岁的中年人了,连个餐厅都经营不好,管不好团队,连19岁的王俊凯都知道,要怎么改进流程,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黄晓明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他真的就是那种,吃力不不讨好,累着自己也累着别人,爱面子却最终一定把场面搞砸,撑不住。

黄晓明,一直有种矛盾的复杂性。

一方面,他很傲娇,被大众戏称为“中年王子病”,一点也不冤。出场要自带追光,穿上厨师服也要凹个帅气的造型,“听我的”变成口头禅,容不得质疑。

当年的那场盛大婚礼,把整个娱乐圈的一线咖都请到,那真的是梦幻童话的现实版人生啊。

另一方面,他又自卑,拼命要证明自己。多年前,因为英文口音“闹太套”被嘲笑,就苦练英语,甚至一度传出抑郁的消息。因为身高被质疑,也是不惜在节目上脱掉鞋子,力证自己真的有那么高,这么用力,又引发新一波的嘲笑。

嘲笑黄晓明是容易的,因为他真的在意。

矛盾的复杂往深处探究,其实也有着同源性——当一个人无法用稳定的内在价值体系,来获得自我认同的时候,他就会向外求索。越在意外界的目光,就会越取悦讨好,因为他依赖外界的评价体系,来证明自己还不错。

孤注一掷,是徒劳的。越在意,越用力过猛,往往会让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一切都失了焦,变了形。

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一个人获得了金钱,名利,社会地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么他在内在一定是自信的,坚不可摧的。

其实,我认识那么多有钱有名的成功人士,抛开世俗赋予的种种光鲜,他们也往往有着各自的脆弱,软肋,和伤口。

你以为我坚定,强大,不容置疑,其实我内心很慌张。

正因为不确定,不自信,才会言之凿凿,信誓旦旦。

欲盖弥彰,落荒而逃。这种感觉,我最懂。

黄晓明,好像还是那个腼腆笨拙的男孩,因为从小就是“好孩子”,所以习惯了小心翼翼行事,为了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肯定。

在表演上天资平平,当年考北影,监考老师评价说黄晓明的表演毫无灵气,像块木头。恩师崔新琴力排众议才留下他,“就算他是块木头,那也是块漂亮的木头!”

因为长得帅,给黄晓明带来了幸运,走上明星这条路。可是因为被嫌弃没演技,这一路也变成了铆足了劲的证明,在一次节目上,他承认,“努力拍戏是为了尊严”。

这句话,真的很令人难过。

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所以想做一个被人人称赞的好人。哪怕《中国合伙人》得了奖,他对陈可辛这样说,“成冬青就是内心的我,小心翼翼谨慎做事,一辈子想着突破,但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用最笨拙的方法,一点点完成心中的梦想。”

人都有弱点。弱点也不一定全是坏事,在一定程度上,黄晓明的不自信,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反而也成就了他。

《中餐厅》这档综艺,当店长,赵薇肯定比黄晓明干得漂亮。

但我依然想说,不要嘲笑黄晓明。

不,我从来不是黄晓明的粉丝,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说,不要看到别人弱点就急匆匆地评判或嘲笑,那不会证明你更高明。越理解人性,你就会越变得柔软悲悯,不仅仅对别人,更是对自己——

要明白,有些刻在骨子里的弱点,可能没那么容易改变。

但是接纳自己的脆弱,和它共处,放轻松,我们都是“带病生存”,别再苛责自己。用笨拙的方法,一点点完成心中的梦想,已是莫大幸运。

...END

作者:李娜,坐标北京,一个水瓶座文艺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