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要有所成就,要成为独立自恃、始终如一的人,就必须言行一致,就必须坚持他应该采取的主张,毅然决然地坚持这个主张,并且一贯地实行这个主张。
如果你想知道公众的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就请你读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著作,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
当我们只遇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又想停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抛锚。
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
我们必须一般地观察问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抽象的人,看做无时不受人生的偶然事件影响的人。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一个人是绝不会因为患痛风症而自杀的,唯有心灵的痛苦才使人灰心失望。
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然而应该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更大的灾祸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所以,要是你希望保持他原来的样子,则从他来到世上的那个时刻起就保持它。
他一诞生,你就把他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尚未成人,你就不要放弃他:不这样做,你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再没有什么图画比家庭这幅图画更动人的了,但是,只要其中少画了那么一笔,也就把整个图画弄糟了。
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难道说真有人竟愚蠢到看不出所有这一切的连锁关系吗?
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哪些品质,人们对这个问题是讨论了很多的。我所要求的头一个品质(它包含其他许多品质) 是:他绝不做一个可以出卖的人。
以上整理自《爱弥儿——论教育》
end
《爱弥儿——论教育》
[法]卢梭 著;李平沤 译
豆瓣评分8.7
在我的孩子出生前,有必要再专门重读一遍。
反思自己的教育,为教育下一代做准备。
好书,这本书是子女教育和自我教育最好的书。
我很喜欢作者对人的认识和不同阶段的指导。
推荐上册,如导语所言,有些观念不喜欢,但是很多理念还是很不错的。
难怪从不误时的钟表康德在看这本书时欣然忘我,以致忘记了准时散步的时间!
——豆瓣读友
本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但是应该指出,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延伸阅读:
《社会契约论》的20句名言 2022-07-25
关于卢梭的12种书|思想之光三百年不灭 2020-10-28
卢梭名言录 | 思想之光三百年不灭 2019-07-02
每日一书
《少年行》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