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小众,桌游和推理小说的缘分不尽于此

2023-05-09   地核桌游工作室

原标题:同样是小众,桌游和推理小说的缘分不尽于此

有没有可能,谁来出一本《卡坦岛杀人事件》什么的跨个界?

有没有可能,谁来出一本《卡坦岛杀人事件》什么的跨个界?

文章/老陆

说起看书,不同人的喜好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人都会喜欢的,就是小说。而小说的种类也是百花齐放,比如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等等,而在这些里面,我的偏好就属于偏小众的那一种,就如同桌游在游戏圈的的地位相似,那就是推理小说

(世界上最知名的侦探之一——赫尔克里·波洛 图源:豆瓣)

你在小时候最早看的书,会为你这辈子的阅读喜好打下基调。我在小时候最早看到的书,大部分都是我父亲的藏书——除了两套完整的连环画和几本围棋、象棋、麻将的入门书籍外,还有一本现在想来绝对是盗版的——1分钟推理故事集。

当年那本书找不到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读的都是这本(图源:孔夫子旧书网)

于是,我猜测这就是我现在喜欢历史、桌游和推理的根源所在了。只不过我的象棋和围棋下的都不太行,麻将也不太像样子,推理的思维也没培养出来,就剩下了看书这一个习惯。不过也还好,这样对我来说,有书可读,有桌游可玩就足够了。

随着书读越多,游戏越玩越多,我突然发现桌游和推理小说是如此的类似,不仅仅在现在的国内同为小众爱好,而且还有着一些潜在的趋同

比如,无论是推理小说还是桌游,都是更依靠人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小说中玩家要跟随作者的步调,根据线索来试着推理案情、凶手和动机,而桌游中则是要做到运筹帷幄,以保证自己的胜利。这种对思维的考量就是一种趋同。

奎因的挑战读者,这是他(们)的首创,也成为了推理史上的经典环节

而这种趋同,也让我们看到了大量推理机制推理主题的桌游,例如最早的“兵抓贼”类的游戏(《杰克先生》系列),例如后续的各种解谜、密室、推理类游戏(《大搜查!》《推理事件簿》等)。也有在近些年来突然在国内火起来的剧本游戏,尽管后来的有些剧本存在抄袭诡计的情况,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两者相辅相成的体现。

反过来,桌游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推理小说中出现的次数就没那么多了,而仅有的出场也是那些传统的棋类。在西方最常出现的就是囯际象棋/国际象棋。比如早在1932年作为线索出现在《埃及十字架之谜》的囯际象棋子,最出名的则应该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四魔头》中那场赌上命的国际象棋赛。再近的就是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的《佛兰德斯棋盘》了。

而作为推理大国的日本,则是更喜欢在推理中加入东方的传统棋类,例如围棋,你可以在很多作品中看到围棋的影子,而最出名的作品当属竹本健治(代表作《匣中失乐》)的涙香迷宫》,其中的措辞能看出竹本本人对围棋的了解与热爱。国内方面,则有吴图创作的《耳赤迷局》。此外,将棋作为日本的传统棋种,也有很多作品都会涉及(基本均无中译,目前已知的是贵志佑介《鬼火之家》中的一篇“盘端迷宫”)。而之前提到的国际象棋,则是有北村薰以各种术语命名各章节的《盘上之敌》

而最值得介绍的,则是另外两本作品。第一本是宫内悠介的作品《盘上之夜》,这本作品主要还是属于科幻作品,但里面的背景则是广义桌游下的各种棋类,其中的关于麻将的一篇有些轻推理的色彩,但整体看起来还是偏向科幻作品,但有些社会派的影子在其中。第二本则是歌野晶午的《密室杀人ゲーム》系列,其中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第一篇都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桌游的元素在其中,如果想要了解的话,可以前往B站搜索一下解读,也许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

密室杀人游戏这个系列由于过于凶残,很难出版,因此大家可以去B站看看解说就行

又比如我们都习惯将大部分桌游都归类到德式或者美式之中,而那些重度偏低的我们则是会归入聚会类游戏,而在推理小说中,按照日本的分类方式则主要是本格派与社会派两大类,在近代则是又衍生出了相对较轻松的日常推理。

在很多推理迷们看来,本格派属于传统且经典的流派,如同大部分玩家看待德式游戏一样。而主打背景和思考的社会派(包括欧美的间谍小说、硬汉派都纳入其中),则是被认为多靠氛围取胜,而非注重推理的本质,如同德式玩家认为美式游戏常常恢宏但过于偏重运气而非完全通过玩家的思考取胜一般。

布洛克的《八百万种死法》是硬汉派中的代表作,而马修·斯卡德系列也是经久不衰的硬汉侦探形象

而在社会派读者看来,本格派的作品对于细节和线索的设置太过重视,以至于大部分作品的文笔称不上优雅。这一点也使得在七十年代后期本格派受到冲击,也衍生出了变格派这一种阴森夸张的文风,在八十年代则出现了极致追求诡计的新本格派。而对应在桌游上,变格派可以说类似于前些年流行过的“美皮德心”作品,而新本格派则可以对应近年来再度复兴的“厚重”的传统德式游戏。

以上四本,依次为本格派、社会派、变格派及新本格派的代表作品

最后一个相似点,就是在国内市场,无论是桌游还是推理小说,都属于那种印量小,绝版快的产品。我已经无数次在大概发行一两年后去找一本推理小说时,发现好像除了孔网已经没有合适的店铺去入手了,而另一些经典作品可能七八年都等不到一次再版。有些桌游也是,可能好几年才能等到一次加印,而等到的时候可能数量也有限。

新星版的“国名系列”溢价幅度已经快超出了想象,但可能很快会有新版本上市

断货许久的《奥丁的盛宴》终于加印,销量证明了一切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宣传和推广,玩家/读者的不断增加也给了出版商更多的底气,更大的市场空间也使得 引进速度和引进量都在提升。我们更快地见到一些更好的作品。

可能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推理桌游出现,但我真的希望,能有一天会看到一本完全以桌游为核心的推理小说出现,看看到底会有什么更新鲜的故事等待诉说。

文章作者

点击图片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