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这天的1个讲究、5个习俗、2个忌讳,你知道吗?

2021-08-20     文食肆

原标题:“处暑”这天的1个讲究、5个习俗、2个忌讳,你知道吗?

农时节令到处暑,
早秋作物陆续熟。
晚秋作物要管好,
水稻玉米和豆薯。

“处暑”,又被称为“出暑”,它不同于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等代表气候温度的节气,而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气温开始走低,早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也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等燥症。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4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一个节气,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就是“止”的意思,暑热天气至此为止,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时至处暑,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金色秋天了,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庄稼也一天天开始成熟,辽阔的大地变得金黄金黄,又是一年丰收之季。

处暑不是暑,凉秋知我意!

我国古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节气,处暑时节,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已经到了尾声,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处暑这天的民间习俗主要有:祭祖迎秋、拜土地爷、吃鸭子、煎药茶、开渔节等。

01 祭祖迎秋

处暑前后正值中元节,也叫做七月半,这个节日最早是上古祖先们的“农作丰收秋尝祭祖”的活动。

在古时候,民间认为自己的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有了祭祖的习俗。恰巧,“中元节”的祭祖仪式又赶上了小秋的农作物收获,所以这天的祭祀活动就成为了“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晚辈还要把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

此外,处暑之后,天气渐凉,秋意渐浓,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正是出行游玩的好季节。有道是“七八月里看巧云,纤云四卷,气爽秋高。”处暑过后,天上的云彩也不再像大暑时节那样浓云成块,变得疏散自如,大有一种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所以也就有了“出游迎秋”的说法。

02 拜土地爷

俗话说:“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时节到来之后,农作物也即将成熟,古时候,民间庄稼的收成全靠天气,所以民间普遍比较迷信,往往将风调雨顺祈求于神明,于是这也就有了“拜土地爷”的习俗。

古时候,每年处暑节气,农家百姓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在田间插上旗幡表示对土地爷的感恩之情,还有的从田间干活回家后不洗脚,恐怕把好收成给洗掉,还有的将贡品撒进田地,然后烧纸祈福,并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以此保佑粮食大丰收。

03 吃鸭子

处暑吃鸭子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北京地区和江苏地区最为流行。

老鸭味甘性凉,做法也五花八门,比如烤鸭、白切鸭、荷叶鸭、百合鸭、啤酒鸭等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能防治“秋燥”。

有道是“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时候,民间就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我国江苏地区还有处暑送鸭子的习俗,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处暑时节,将做好的鸭子赠予亲朋邻里,相互间表达美好的祝愿。

04 煎药茶

“煎药茶”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

因为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所以就有每到处暑时节,家家户户煎药茶的习俗。

药茶是事先到药店配好的药方,有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功效。每当处暑时节,家家户户都会煎茶备饮,同时,也寓意着入秋要吃点“苦头”的意思。

05 开渔节

处暑之后,不但是庄稼收获的季节,也是渔业收获的时期。在我国沿海地区,为了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便形成了特有的“开渔节”的习俗。

开渔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开展有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贸易活动等。

到了现代社会,为了节约渔业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开渔节”更是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搭台、交际唱戏的节日庆典活动。

处暑这天的忌讳主要有:忌饮食油腻和熬夜等。

01 忌饮食油腻

处暑后,由于整个夏季炎热的气候会让人消耗太多能量,到了处暑,人体开始休整,所以身体会出现疲惫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而 化解“秋乏”最好的办法就是: 饮食清淡,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02 忌熬夜

“处暑”节气是一个反应气温由热向冷过渡的节气。

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容易应发生感冒。而且处暑后入秋,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所以老一辈建议我们:忌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所谓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我是文食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及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84562651_12102257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