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称他“水星”下凡,却投靠魏忠贤遭人唾骂,靠书法让日本折服

2023-07-15     书法网

原标题:世人称他“水星”下凡,却投靠魏忠贤遭人唾骂,靠书法让日本折服

世人称他“水星”下凡,却投靠魏忠贤遭人唾骂,靠书法让日本折服

书法史上有很多名家因为做了“为人不齿”的事,被刻意遗忘。比如唐代书法家苏灵芝,他为安禄山撰写记功石碑,结果后人虽然学他的字,但都不愿提起,苏轼、黄庭坚就对此绝口不提;明末大书法家张瑞图也是如此,因与“九千岁”魏忠贤有瓜葛,而遭世人唾骂。

张瑞图,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明隆庆四年(1570年)生于福建晋江一户贫困农家。他自幼聪颖过人,且勤奋有加,即使夜晚,他也去村边白毫庵佛前的长明灯下苦读,几年下来他熟读诗书典籍,还练就了一笔好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张瑞图高中探花,自此开启从政生涯。

但不幸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张瑞图的才华让他无法避免党争。天启年间,他已经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了,此时的朝堂上,“东林党”和“阉党”正斗得不可开交。为了避乱,张瑞图回老家休养,但他最终还是妥协了,阉党成员为魏忠贤建立生祠,写碑文时找到了张瑞图,他没有拒绝,祠宇中随处可见他的大字,当崇祯登基时,为了逃避清算,张瑞图选择装疯卖傻。

关于张瑞图,还有“水星字辟祝融火”的传说,这是因为他的号是“二水”,曾经有人在家中悬挂张瑞图的字,结果整座街坊失火,唯独这一家保全,因此有了张是“水星转世”的传说,但这种巧合之事,不宜过分相信。

张瑞图与米万钟、邢侗、董其昌并称为“晚明四大家”,他的字在当时就已经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尤其受到岛国人推崇,称赞他的字“气脉一贯,独自风格”,并与王铎书法形成了盛行日本的“明清调”,时至今日,日本各地都还珍藏着张瑞图当年的作品。

张瑞图受王阳明“心学”和禅宗思想影响,这对他的书法创作产生了很大作用。一般评价张瑞图,都会说“他独特的学书路径和奇特书风,突破了以‘二王’为核心的帖学道统束缚”。张瑞图书法以“狂怪奇崛”著称,这源自其思想之狂,他曾在殿试上写出“古之用人者初不设君子与小人,其分别起于仲尼”;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他嗜酒如命。

张瑞图早期的行草书中规中矩,方圆皆有和中侧锋并用还能看出受宋克、祝枝山、王阳明影响。这一点在他所写的捺画中可以看出,行草书中捺笔波折明显,是受隶书和章 草影响,这样的处理有宋克珠玉在前,张瑞图便继承了下来。

到了创作的中晚期,张瑞图写字形成侧锋方笔的特点,这正是对“二王”、赵孟頫以圆笔为主的一种反叛。行笔迅疾,方笔直折,少有转笔和提按动作;结字方硬、尖利、直挺,而略呈扁势。章法上压缩上下字之间的空间,形成上下紧凑、左右疏旷的特点。写擘窠大字时,张瑞图也是这么处理。

作为明末书坛的一朵奇葩,张瑞图以其深厚的功底与学养、大胆的创新,形成了不同于赵孟頫、董其昌风格的书法新风尚,他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取代和忽视的。

大家对张瑞图书法有何评价,欢迎评论区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3255e242387501745e5abab8e8b6e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