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善良、平静……这才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2023-08-10   抽屉电影

原标题:质朴、善良、平静……这才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什么是乡土?我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文化,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有着自己各自不同的文化修养,这就是乡土,乡土不仅仅指的是乡村,更多的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这种文化北方的跟南方的不一样,东部的跟西部不同。正因为差异性,才有了文化的多样性。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比乡土更加小的概念,家风代表了家庭的文化,家庭的文化当中也有着类似于乡土文化的一种信仰,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几句“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都是一种家庭的理念和坚守,这种理念和坚守,同样属于一种文化上的多样性。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我的渡口》说的就是乡土文化以及家风传承。年近七旬的老田是一个摆渡人,他独自一人守着一个渡口一守就是几十年,老田每天的生活全部就是作为一个移动的桥梁,嫁接着河两岸的人们的出行需求,老田的摆渡不收费,村民们了习惯了这种有着老田的生活,谁家新摘了菜,哪家新打了鱼总会给老田留一份,大家这样约定俗成的生活延续了很久。

老田有一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并不愿意接受老田的理念,他想要做的是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世界这么大,外面的二世界或许更加精彩,但老田却期待着自己的儿子能来接班自己,将这个摆渡人的角色很好的传承下去。老田生病,儿子回家,在儿子回家的这几天当中,他听闻了父亲的言传身教,渐渐的明白了摆渡人身份中的留存着的感情,最终,他接受了父亲的理念,老田所坚守的文化也有了传承人。

这是一个简单且朴实的故事,虽然他的理念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普世的理念,但这也是众多理念中的一种。我国幅员辽阔,这么大的国家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都是值得我们去深究,去理解,去发扬的。老田所在的乡村他们所坚守的是互帮互助,且懂得感恩,自己早年间逃难来到这个地方,是这里的村民们接纳了老田一家,因此,老田一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坚守着当义务摆渡人,为的就是报答村民们的知遇之恩。这是一种现在被大家所摒弃的文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代很多人的意识里,对于我们有恩的人可以一次性的报答完毕就行,没有必要将这种恩情所谓涓流一代一代的传承,在人心浮躁的年代,人们并不愿意将自己的一辈子恪守在一件事情之上。老田的儿子小田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然而老田毕竟不是小田。

在老田的言传身教之下,小田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父亲的伟大,自己的父亲的坚守是多么的荣耀,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最后,小田接受了自己的父亲的这种精神上的延续。

而对于这个山村来说,互帮互助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老田每天迎来送往这么多人,大家虽然不给船资,但是老田却可以收获村民的另类的感激,一捆新鲜的蔬菜,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一句遥远的问候,一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等等,这些汇集起来就是一个村落的自己的文化修养。这种文化修养不见得比我们当代人们所崇尚的人性的光辉,博大的爱相形见绌。

文化本身是多样性的,我们待发掘的多样性文化还有很多,全国几百万个行政村,哪怕不以村落区分,全国还有无数个乡,无数个县。这些不同的地域自然也有着自己本来的文化修养,我们将这些文化性修养灌制以影视剧作品,那么还愁我们没有优秀电影,电视剧吗?

我们的影视从业者似乎已经习惯了从别人那里拿到了考题然后开始做答卷,似乎并不愿自己找寻一些属于自己家风,属于自己乡愁的问题来认真作答,国产电影商业化这么久,我们的电影人们学到了的是商业的气息,而完全忽视了电影的基点,基点是什么,自然要从自己的根源处找寻。就这一点来看《我的渡口》找到了,也做得不错。

这种属于国产电影领域的小清新,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小众电影的形式来被发掘,而所谓的大众电影却依旧是贯彻着别人的价值观,而我们自己所有的优秀价值观却一直被忽视。每每谈到国产电影就会被那些已经被西方电影理论派占据了脑袋中大部分空间的人所排斥。似乎艺术只能有一种表达声音,除此之外的所有与之相悖的声音都是一种糟粕,事实真的如此吗?

新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度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究竟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还是一种只能依附于别人的文化体系中的文化。我们究竟要亦步亦趋的遵从别人的框架,还是要在更多的领域有着自己的话语权,这是一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家风,可以从乡愁中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是吗?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