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当区长,有人享受正县级待遇,有人享受的是正厅级待遇

2023-02-16   卿晨说教育

原标题:同样当区长,有人享受正县级待遇,有人享受的是正厅级待遇

在中国,领导干部都具有行政级别,但是,同一职务的领导干部,级别不一定相同。比如,职务同样是部长,有人仅仅是处级干部,有人可以是正部级干部。又比如,区长这个职位,级别同样有差别。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区长到底有什么差别。

在现实中,你知道吗,同样当区长,有人享受正县级待遇,有人享受的是正厅级待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呢?

首先,区长的最低级别,是正县级。在我国,绝大多数区,级别都是县级。也就是说,区四大班子一把手——区委书记、区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都仅仅只是正县级领导干部。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虽然这些行政单位名字叫区,但是,很多区都是“撤县设区”的形式下出现的,原本的级别就是县级。实际上,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地级市的市辖区,都是正县级单位。因此,在这样的地方当区长,只能享受正县级待遇、领取正处级工作。

其次,还有一部分区长,享受的是副厅级待遇。为什么作为区长,级别可以是副厅级呢?这是因为,区长的上一级领导,级别提升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副省级城市下辖的区。在我国,有15个城市,性质属于是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市。作为这些城市的四大班子一把手,他们的级别不是正厅级而是副省级干部,和副省长的级别一样高。相应地,他们的级别提高了一级,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区级行政单位,四大班子负责人的级别,同样提高了一级。原来是正县级,再提高一级,就变成了副厅级。

最后,级别最高的区长,属于是正厅级干部。为什么区长相当于正厅级干部,这岂不是说区长的级别和教育厅、建设厅等单位的一把手,可以平起平坐吗?确实是这样。之所以区长能是正厅级,原因就在于,有一类“区”,是直辖市管辖的区。在直辖市,是没有地级市这个概念和级别的。因此,既然缺乏了地级市这个级别,“区”就承接了地级市的级别。在直辖市,“区”的行政级别就成为了正厅级。因此,直辖市所管辖的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括区长,都是正厅级领导干部,享受的是正厅级工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