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哪吒》,“黑马”出圈,离不开背后的宣发

2019-07-30   文娱头版

毫无疑问,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哪吒”爆了!


7月26日,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饺子执导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上映,讲述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印象的哪吒故事。

随后三天,国产动画影片的多项记录被打破:27日零点11分,官微公布票房已破2亿,《哪吒》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28日单日破2.7亿,刷新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截至发稿前(29日17时),《哪吒》票房已超8亿(中国票房数据),豆瓣评分8.7,猫眼评分9.7,淘票票评分9.6,“逆风翻盘”已不足以形容其爆火之路。回头来看,无论是上映前,还是上映后,宣发助力这部国产动画影片“出圈”的过程,可以窥见些许“黑马成长记”。

1 是什么助力“丑哪吒”绝处逢生?


与它“火爆”之路不同,《哪吒》在正式点映前,称得上“籍籍无名”。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见血,吃人不放盐”……今年1月,《哪吒》发布的仅几秒预告片开头就让跟多网友大呼“无法接受”。据了解,最初其预告片上线后,网络播放量仅3万,并且在少数评论者中,大多是负面评价,好评寥寥无几。

同时,预告片中,留着锅盖刘海,画着烟熏妆,堪称鲨鱼牙版的小魔童不仅打破了以往大众眼中的哪吒形象,还让以往虽然爱打架但正直善良、嫉恶如仇的哪吒成为了双手插兜、迈着吊儿郎当的步伐戏弄百姓的捣蛋鬼,甚至是满脸坏笑、放火烧街的小恶霸。



背靠光线传媒的《哪吒》,一度被业内人士判定必然要“凉凉”了。

转折来到7月2日,原定于8月16日上映的《哪吒》突然提档至7月26日,并发布了“打破 一切是非定义”“生而为魔 那又如何”“不信 所谓命中注定” 三张“少年英雄”版文案海报。



其IMAX 3D版海报甚至还带来了大圣和哪吒在卫生间会面的联动短片,并问出了《大圣归来》里的老问题,“哪吒是男孩吗?”

此后,“哪吒的命,就是不信命”成为很多“自来水”转发的关键词。也开始有人抱有希望,也许《哪吒》并不会“凉凉”。豆瓣某获得高赞的网友说,“看到海报和预告片,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哪吒太丑了。觉得丑就对了,因为本片讲的就是打破偏见。”



7月8日,《哪吒》官微宣布将在13日、14日两天举行超前点映。但13日场次和上座率都不显眼,一度让“希望”的火苗再度熄灭。然而在当晚,关于《哪吒》的高口碑开始不断发酵,在动画圈、网友、院线等多方共同给出好评的前提下,《哪吒》的点映从原本的两日超前点映,蔓延到了全国点映,直到21日才正式结束。

在这样一轮轮的口碑轰炸中,不仅仅剧情、特效的热度被炒到了最高,更符合年轻观众兴趣的“炒CP”等热度扩散模式也在发挥着作用。《哪吒》这次则抓住哪吒本身文化标签、电影人设等特点,超前引爆了同人圈的热情,如在网易的LOFTER上,已有大大小小关于《哪吒》的8个标签。



经由点映的高口碑扩散和“自来水”的传播,《哪吒》未映先火。据悉,在《哪吒》官微也宣布23日举行了百场IMAX点映,上座率与场均人次都居高不下。“3D不过瘾啊,上映再去看一遍IMAX”成为看过点映后影迷的选择。



2 光线的动画梦


果不其然,上映当日,《哪吒》便打破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新纪录,成为最快破亿的动画片,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一匹“黑马”。

首先,不得不说,选择哪吒从情怀来说就是一个极为明智的决定。从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上映至今,40年过去了。如今的《哪吒》更像是与当年的它进行了一次交接,也是进行一次巨大改编的必然决定。



40年前,《哪吒闹海》中哪吒自杀、剔骨还母,在莲花里缓缓重生的情节,让多少人为之泪目。今天,如何让哪吒这个耳熟能详的人物拍出新意?如何拍好电影《哪吒》的故事,成为了影片上映后热议的焦点,也是情怀之外,宣发方助力影片引发大众自发观看的关键。

如何让大多数影迷忘记曾经割肉剔骨、剑指苍天的哪吒,让哪吒的故事实现创新书写,《哪吒》仅用了“颠覆传统”这一点。



影片中,在哪吒的形象有了大颠覆之外,其他人物的形象、故事也进行了极大的创新:哪吒与李靖父子不再是生死的矛盾,而是亲情比生命更大的传递;操着川普的太乙真人,肥硕无比却极其爱徒;总在关键时候说话结巴的申公豹,不再是以往腹黑、猥琐的纯坏蛋,反而更多了一丝丝幽默的基因。

最大胆的创新莫过于哪吒和敖丙不再是剥皮抽筋的生死仇敌,而是拥有了一起面对“天劫咒”的友情……“藕饼”CP更是一度上升到新浪微博的CP榜前三,成为影迷在观影之后发表感言的重要阵地。



此外,“剧本撰写了两年,哪吒形象设计了100多个版本,60多家制作公司,参与制作的人数高达1600多人”“江山社稷图的草图‘死磕’2个月,总耗时4个多月”“全片1318个特效镜头,占比高达80%”……多项幕后制作细节的不断传出,也让这部影片在情怀、创新之外,展现了动画崛起之路有多不易,引发了影迷的情感共鸣。




可以说,《哪吒》票房超越《大圣归来》,打破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几乎已无悬念。对于其最大的宣发方光线传媒来说,也可以长舒一口气。

2015年10月25日,光线传媒宣布成立彩条屋影业,正式进军动画领域。“(光线)势必将在国产动画电影以及真人奇幻电影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我希望彩条屋在接下来3年能冲击国产动画半壁江山。”光线董事长王长田在发布会上曾这样说。



此后,《大鱼海棠》《大护法》等多部动画电影的上映,的确让光线的动画宣发策划成为业界可圈可点的案例。以《你的名字。》《大鱼海棠》为例,这两部影片口碑都在上映后不及预期。但光线强势的宣发都让影片在上映前“一战成名”,称得上年度电影营销案例最佳。

《你的名字。》通过新海诚首次来华宣传、五月天组合创作中文宣传主题曲、规模巨大且额度甚高的票补等方式最终揽获5.76亿元票房,而当时买断影片的中国放映权仅花了1900万;《大鱼海棠》的宣发更是让人记忆犹新,众筹情怀、群星参与、追梦之人、动画之光、十二年之约……在正式上映前,这一整套戏外故事比影片上映后本身的故事性还强。



“扬长避短”——在故事弱的基础上,将宣发重点放在“画面”“情怀”等方面上成为光线的宣发“秘诀”,且百试不爽。但是可喜的也是在此,情怀、画面之外,此次《哪吒》的成功开始让动画的号召点回归到故事本身。

或许,未来在内容优质、不断创新颠覆的大前提下,光线传媒能像王长田所说的那样,在国产动画电影以及真人奇幻电影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并助力“封神动画宇宙”(《哪吒》最后公布了动画电影《姜子牙》的预告片)的成型。



-END-

作者 | 柴桑

编辑丨莫雯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