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东北民主联军的处境也更加艰难,随着杜聿明到任以后,利用手中的国民党军精锐,连续几次作战,将我军赶到了松花江以北的地区,为了彻底的结束东北地区的战事,杜聿明制定出“南攻北守”的战略计划,打算先重点解决南满地区,然后再出兵北上,并在8月间派副司令郑洞国扫荡热河。
在东北的国民党军大多数都是美械王牌军,其中包括新一军、新六军这种五大主力部队,由于我军在装备上本身就有劣势,因此面对这些敌军,内心多多少少还是充满了畏惧,虽然新开岭一战中,打掉了国民党军52军25师,但是也并未改变战场上的颓势,特别是南满地区在国民党军的进攻之下,逐渐的退入长白山地区,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境况艰难。
1946年年底,杜聿明集中6个师的兵力,向临江地区发起进攻,南满地区主力4纵跳转外线作战,与3纵内线作战相互配合,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也决定,对国民党军采取针锋相对的战术,1947年1月5日,以一纵、二纵、六纵三个纵队的主力南下作战,向吉林、长春以北的国民党军发动进攻,配合南满地区部队作战。
当时长春、永吉附近国民党军为新一军,其中新一军新编38师112团驻扎在乌拉街,而新一军113团驻扎九台、其塔木一代,德惠守军为新一军50师150团。由于兵力过于分散,为我军分割包围奠定了基础,为了战役的顺利推进,东北民主联军一纵决心以其塔木113团为主要目标,围点打援吸引国民党援军作战,伺机歼敌于半途中。
一纵一师在纵队副司令梁兴初的率领下,1月5日度过了松花江,雪夜行军上百里赶往作战区域,于6日拂晓前就抵达了焦家岭,由于连续一个晚上的行军,部队十分疲乏,梁兴初下令部队赶紧埋锅造饭,部队稍事休息后,梁兴初得到了侦察员送来的情报,其塔木的国民党军已经打电话向九台的113团主力请求驰援。
这对于梁兴初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原本的设想就是要围点打援,梁兴初吩咐侦察员,不要破坏敌人的电话线,看看敌人接下来还有什么动向,接着梁兴初下令,各团埋伏在九台到其塔木的一处必经之地。
不过要说起来,国民党军对于接下来的遭遇是一无所知,面对其塔木请求支援的电话,团长王东篱电话里回复,113团下午6时才准备出发,兵分三路进军,预计明天中午才会赶到,着无形中也给了我军半途布置埋伏的时间,为了保障进攻顺利,梁兴初还做了两套预案,并亲自赶赴作战地点进行实地勘察,做到万无一失。
113团在卢家屯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大摇大摆地赶往其塔木,一路之上行军缓慢,结果中途就遭遇东北民主联军1师的伏击,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王东篱率领的113团两个营全军覆没,其本人也在作战中被我军击毙,其塔木113团一个营,也被我军顺利拿下,从战斗开始到结束,前后只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就消灭了新一军一个团,无形中为部队打没写王牌部队增添了信心。
随后1纵、6纵配合作战,在焦家林,九台继续伏击,引诱德惠国民党军出援,于半途中伏击,歼灭国民党军新一军50师150团以及保安团各一部,与此同时第二纵队也沿着中长铁路,伏击国民党军,经过十余日的激战,共歼灭国民党军5000余人,由于东北民主联军南下作战,迫使国民党军不得不暂缓进攻临江地区,紧急抽调3个师驰援,等到赶到时,我军北满部队早已经撤回到松花江北,仅在九台等地区留下小股部队,以监视沈阳、长春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