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演员的“门槛”低了,还是娱乐圈太浮躁了,现在,只要是男帅女靓有流量,就能在各类大制作中崭露头角,进而成为备受粉丝宠爱的一代“影帝”、“影后”。仿佛,只需要呆如木鸡的面瘫脸,就能把霸道总裁、绝世高手表现得活灵活现,只要瞪眼叫唤加卖萌,就能把风情万种的女主角演得入木三分。
演技好不好,有比较就有伤害。跟很多科班出身、一部戏一部戏熬出来的演员们比起来,一些瞬间火爆、扶摇直上的新星,却能凭借自身的流量和人气,瞬间成为“观众最喜爱”的“优秀演员”。
不过,作为一名三观正常的普通观众,这类“人造巨星”的“代表作”,先不论剧情逻辑如何,单就人物的情感表达上来说,除了极其做作,就是过于“程式化”,开心就是哈哈大笑,悲伤就是嚎啕大哭,仇恨就是咬牙切齿,恋爱就是勾魂媚眼,表情一定要夸张才能到位,动作一定要明显才能醒目。
比如,总是皱眉瞪眼特吓人的杨颖老师,无论在古装戏如《大汉情缘之云中歌》,还是时装戏如《创业时代》,基本上将“夸张式表演法”发挥到了极致。颜值这东西,确实是一个女演员的基本标准,但即便眼睛瞪得再大、眉毛扭成一团,除了吓人一跳之外,真的没办法把愤怒、喜悦、惊恐、悲伤、高兴在内所有的情感,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至于演什么都是她自己的郑爽老师,则给出了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极致表现体验。本来,看了她主演的电视剧版《微微一笑很倾城》,对郑爽颇有好感,然而,再去看她演的其他影视作品,不管这人物是命运坎坷,还是涉世未深,人设永远是大方美丽、完美无瑕,瞪眼嘟嘴的小动作始终一以贯之。所谓演什么都是一个样,郑爽老师做到了极致。
我对鹿晗老师的表演钦佩有加,因为他随性而为的丰富个性,都可以用一张面瘫脸掩饰住,类似情况的还有杨洋和李易峰等几位老师。几位男明星的演技,我不敢多说(主要是怕喷死),但过于随性甚至随机的表演状态,给人一种与全片完全不搭调的观看体验。
先不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演员的表演到底先该“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但一名演员的基本功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对人物的性格、动机的理解,再通过对人物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应。然而,像鹿晗老师这样,把表情与形态很随性的表现出来,就出现了人物状态与整部剧的状态对不上,人物就成了抽离于剧本逻辑和故事情节的存在了。这就是所谓的出戏。
我相信,其实上面提到的各位老师,确实是很努力的在贴近角色、贴近剧情。只不过,对资本来说,只要让他或她露了脸,给这部片子加持下流量就达到目的;主创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把该演的戏份完成了,管你念的是台词,还是数字;
甚至,由于档期等方面的原因,明星无法到场或无法补拍的,宁可抠图、加特效,也要把明星“请”来,把戏给“演”了。长此以往,各位老师作品不少,但演技却毫无长进,就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