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君语
1995年
第一家丹迪当
在北京路开业
那一年
它以15元一球的价格
成为了广州8090后记忆里的
“雪糕界爱马仕”
情侣谈恋爱时吃一个甜筒、小朋友考满分时奖励一个雪糕球、积攒了零花钱开心地买个丹迪当……那些年的丹迪当,记录着这些人生的喜悦时刻。
时过境迁,如今冰淇淋的选择太多了。不管是舶来的哈根达斯、歌帝梵,还是国内新兴的钟薛高,都在抢占人们的注意力。而一直潜心产品而少有品牌宣传的丹迪当,年轻一代都不认识了。
不过丹迪当并没有消失,它甚至野心勃勃地“杀”回来了。在2021广州国际美食节“岭南名店、名菜、名点、名汤、名小吃评选活动”中,丹迪当荣获“年度考究食材餐厅”的称号。
低卡低脂、优质原料
热量竟比紫菜还低
如今丹迪当的主理人Sky,就是吃着丹迪当长大的那代人。他坦言,接手品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怀,因为他不想看着自己的童年回忆被时代淘汰。第二个原因,是他对产品十分有信心。
相信如果你吃过丹迪当的雪糕,会发现它最大的特点是,相较于市面上的许多雪糕,它甜度更低、果味更浓。这也是Sky一直以来的感受,吃完一个雪糕球,并不会感到饱滞或反酸。
这正是因为丹迪当的原材料。Sky透露,二十多年来,店内选用的都是进口低脂优质奶源,包括雪糕中的坚果、干果也是坚持进口。在制作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添加剂,不添加糖精和二级添加剂,这样制作出来的雪糕,不仅甜度恰当,还低脂低卡。一颗丹迪当的雪糕球,热量甚至比一包紫菜还低。
此外,丹迪当的招牌脆皮筒也都是每天在店里开浆现做,保证新鲜的同时,也保持了口感的酥脆。
低卡低脂、优质原料制作,这不仅是Sky坚持的原则,还是丹迪当工厂厂长的守则。这位在丹迪当工作了十几年的厂长,对原材料有着倔强的执著,这么多年,不管市场怎么变,他都紧紧咬住原材料这一关。
即便如此,在原材料不断涨价的前提下,丹迪当还是只比开店初期高几块钱。
季度上新、经典复刻
吃不腻的幸福滋味
接手后,Sky也不断研发更适合年轻人的新口味,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上新,如店里最受欢迎的薄荷巧克力口味、今年情人节推出的玫瑰海盐口味,都应时应景。
还有一些当年风靡一时,但随着时代发展被停产的古早味,Sky也把它们带回来了。最经典的莫过于“石板街”雪糕,甜度适中的巧克力雪糕里,加入了脆脆的坚果和棉花糖,口感十分讨喜之余不甜腻,还有浓郁的可可味萦绕唇齿。现在也是店里的招牌之一。
还有如今很多地方都买不到的奶昔,丹迪当仍坚持在做。奶昔制作麻烦、成本不低要价却不高,远不如奶茶茶饮利润高。但这口绵密冰凉的甜蜜才是记忆里夏天的味道,所以Sky也没有淘汰它,并且用丹迪当低脂低卡的雪糕作为原料制成的奶昔,同样低脂低卡,大口喝也没有罪恶感。
老少皆宜、代代留恋
广州人记忆里的甜蜜味道
在店里呆久了,许多当年丹迪当的老顾客也会跟Sky忆往昔,他还是从一位老顾客口中,才了解了丹迪当过去的盛况。
曾经,丹迪当还只是在广交会上售卖。在那个人均工资几百块的年代,一支雪糕卖15块,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那时一般雪糕的价格也就是五毛、一块。
那会丹迪当一做华夫筒,整个场馆飘香,让不少人“忍痛”购买。如今这位50多岁的老顾客,还是执着地吃当年的口味,每次来都要买上一桶。
更多老顾客找回来和更多新顾客认可,让Sky信心满满。野心勃勃的他目前也计划一步一步打入年轻消费市场,他透露即将在东山口开设一个小门店,未来也有更多开店计划和新产品研发。
希望丹迪当不再只是一代人的记忆。你与丹迪当又有什么故事呢?欢迎分享给我们。
品鉴指引
丹迪当(中华广场店)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华广场六楼丹迪当雪糕店
文图 | 何曼
部分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编辑&排版 | 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