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不知信息真假?试试华为的认证方案

2019-09-03     Rideip玩转知识产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RideIP玩转知识产权”(ID:RideIP0606)

车联网是以车辆为基本信息单元,通过传感器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接入技术、传输技术、组网技术于一体,将行人、车辆、路边设施等道路实体,与交通管理网络、移动网络、后备网络连接;服务于车辆安全、交通控制、信息服务、用户网络接入等;旨在提高出行效率、拓展信息交互形式的智能综合网络体系。其中,网约车是目前常见的一种车联网应用。

网约车给用户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关于网约车的负面新闻也时常爆出,比如网约车司机杀害女乘客的新闻,一度给女性用户带来恐慌和阴影。甚至一些网约车还被曝出使用假车牌或者套牌通过认证,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1、现有的技术方案

目前在网约车场景下,乘客只能通过平台获取到车辆的车牌号,无法对车辆其他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判断,同时,由于乘客所持的终端设备无法与车辆建立近场通信,因此,乘客无法获取车辆的其他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解读:乘坐网约车时,客户只能从平台上获取车辆的车牌号等各种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很好地得到验证,存在安全隐患。

2、华为的技术方案

华为一项名为“车辆认证方法及其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0113378A)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专利申请于2019年4月1日,公开于2019年8月9日。

图1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联网中车辆认证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40、所持终端设备的乘客120、至少一辆车辆110、至少一个车载设备150、至少一个服务器130。服务器130与终端设备140、车辆110上的车载设备15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图2

图2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中的车辆认证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下面详细说明方法200中的各个步骤。

步骤210,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车辆请求信息。

该车辆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服务器为终端设备调度车辆。

步骤220,服务器安排车辆。

服务器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车辆请求信息,为终端设备安排车辆。

步骤230,车载设备生成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包括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其中,第一无线网络是车载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该车载设备是服务器为终端设备调度的车辆的车载设备。

其中,车载设备生成连接信息,由于车载设备是没有操作界面的,所以车载设备生成的连接信息是无法被其他人进行修改的,即车载设备生成的连接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修改性。

步骤240,车载设备向服务器发送连接信息。

车载设备通过向服务器发送连接信息,以便车载设备生成的连接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为后续终端设备对装有车载设备的车辆进行认证做准备。

步骤250,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连接信息。

该终端设备接收到连接信息后,便可知道服务器为终端设备调度的车辆的车载设备的信息,在车辆到达乘客目前的位置后,方便终端设备对服务器为终端设备调度的车辆进行相应的认证。

步骤260,终端设备根据连接信息,检测第一无线网络。在终端设备在根据连接信息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终端设备提示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

在终端设备在根据连接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终端设备提示未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则终端设备会提示出现异常,乘客在根据该异常提示,取消订单或中断该订单。

步骤270,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

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之前,会对装有车载设备的车辆进行认证,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认证,该4种认证方式可以单独实施,该4种认证方式也可以结合实施。

方式1: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和第一无线网络的密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第一无线网络,在终端设备成功接入第一无线网络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即,乘客所持的终端设备在收到连接信息时,可以获得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和第一无线网络的密钥,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提醒已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则乘客相应的找到终端设备无线网中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并输入第一无线网络对应的密钥,终端设备会判断是否可以成功接入第一无线网络,在终端设备成功接入第一无线网络(即,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一无线网络对应的密钥相匹配)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方式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无线网络的安全证书,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入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在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入第一无线网络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即,乘客所持的终端设备在收到连接信息时,可以获得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和第一无线网络的安全证书,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提醒已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则乘客相应的找到终端设备无线网中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并输入第一无线网络对应的安全证书,终端设备会判断是否可以成功接入第一无线网络,在终端设备成功接入第一无线网络(即,第一无线网络安全证书和第一无线网络相匹配)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方式3:终端设备根据连接信息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时,判断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在第一无线网络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即,乘客所持的终端设备在收到连接信息时,可以获得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提醒已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则终端设备会判断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值,在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即,乘客的终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距离已在乘客的可乘车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其中,预设值可以是标识无线网络信号强度的值。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设定不同的预设值,不同的终端设备也可以设定相同的预设值。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例如,该预设值可以是-35dbm,该预设值也可以是-40dbm。

可选地,终端设备根据连接信息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标志,判断第一无线网络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其中,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标志一般是由一个小圆点和三条曲线组成。第一预设值可以是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标志中显示的曲线的条数。第一预设值越大说明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越强,即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标志中显示的曲线的条数越多,说明第一无线网络信号越强。例如,该第一预设值可以是2,即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标志中显示两条曲线。

方式4:终端设备根据连接信息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时,会进一步检测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在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大或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可选地,第一时刻,终端设备检测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值,第二时刻,终端设备检测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为第二信号强度值,其中,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在第一信号强度值不高于第二信号强度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即,乘客所持的终端设备在收到连接信息时,可以获得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提醒已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则终端设备会在第一时刻,检测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并在晚于第一时刻的第二时刻,再次检测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在第二时刻检测到的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在第一时刻检测到的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即,乘客的终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网络的距离已在乘客的可乘车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和第二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具体的信号强度值,例如,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可以是-35dbm,第二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也可以是-40dbm。

上述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和第二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标志中显示的曲线的条数,该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标志中显示的曲线的条数越多,说明第一无线网络信号越强。例如,第一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可以是2,第二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可以是3。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步骤210中,向服务器发送车辆请求信息时,该车辆请求信息中可以携带加密的目标终端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车辆请求信息后,还会将加密的目标终端设备的MAC进行解密,并将目标终端设备的MAC进行保存。

在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时,车载设备会将目标终端设备的MAC与建立请求的终端设备的MAC进行对比,若两者一样,则车载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即执行步骤270,若两者不一样,则车载设备不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即建立请求的终端设备并非目标终端设备,从而避免与该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提高司机的安全性。

步骤280,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可选地,上述信息可以是车载设备在接到乘客后,进行订单确认的信息。

可选地,上述信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在接到乘客后,对网约车的订单行程进行计费的信息。

可选地,上述信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在接到乘客后,与乘客所持的终端设备进行车内媒体信息共享。

在车辆到达乘客所去目的地后,车载设备执行步骤290。

在步骤290,车载设备销毁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即是服务器为当前乘客所持的终端设备调度的车辆的车载设备生成的连接信息。

可选地,车载设备可以在完成订单后,或第一时间内,没有终端设备连接该车载设备的第一无线网络的情况下,车载设备可以销毁连接信息。

车载设备销毁连接信息,以便后续为其他乘客进行服务,使得车载设备与乘客所持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唯一性,保证乘客的安全性。

图3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该终端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410和接收模块420。

接收模块420,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包括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第一无线网络是服务器为终端设备调度的车辆的车载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

处理模块410,用于在根据连接信息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时,提示检测到第一无线网络。


3、解读

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第一无线网络的标识,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是所述服务器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车辆的车载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所述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连接信息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时,提示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乘客所持终端设备对服务器为终端设备调度的车辆进行认证,从而保证乘客安全性。

4、总结

华为提出的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成功实现网络通信,终端设备与车载设备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完成验证。

提供全球最新技术参考,启迪创新思路!乘法君一直在努力,想了解更多国外最新专利技术,请保持关注,非常感谢!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ideIP玩转知识产权”(ID:RideIP0606)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Fcd-GwBJleJMoPM2r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