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完全是以农民身份发动起义,并且成功登上了皇位的男人,朱元璋的一生即便是在历代的开国皇帝当中,都可以称得上是极为传奇。虽然他只是农民出身,可是在治国方针上却有着极为毒辣的眼光和谋略,征战之时便创下了斐然的战绩,在登上皇位治理国家的时候,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惠国惠民的政策。
不过他也同许多的开国皇帝一样,为了保住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够长久的掌握政权,设计将许多同自己当年打天下的臣子几乎全部诛杀,并且告诫自己的子孙有哪些禁区是绝对不可以碰的,还让自己的继承人奉为天条,永世不得触犯。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后世子孙不能攻打此国,可是朱棣不听偏要打。
在皇明祖训中,就包含了很多他非常忌惮的国家,他希望可以同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让后世子孙可以趋利避害。而在这份皇明祖训当中名列前茅,同时也是被朱元璋命令子孙禁止攻打的国家,就是安南。虽然这是一个领土面积并不大的国家,但是身为马上皇帝的朱元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下令去将这个不臣之地打下来。
因为在他看来,安南那片领域完全就是一个荒地,如果是费尽人力物力打下来,还要投入海量的资源去帮助他们兴建家园,单看这里就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而且光打下来还没有结束,战争结束之后必然会出现反抗势力,如果在这个地方牵扯过多的兵力,还要花费更多的军费去进行镇压,结合以上这两点,朱元璋说什么都不会去攻打这个地方。
而他的继任者朱允炆也很好的遵守了这个祖训,确实是没有对安南动手,可是当他的叔叔朱棣成功上台之后,就打破了这铁一般的皇明祖训。认为如果想要让国内以及周边的这些国家承认自己,就必须依靠几场具备典型性的大仗才可以,而安南在此时就进入了他的视野当中。恰逢那个时候安南正好出现了叛乱,朱棣便以此为借口,宣布出兵远征,并且顺理成章的在交趾这个地方任命了一名布政司使,而设立官员也意味着明朝对这里拥有了控制权,随后就派遣各个部门的大小官员,紧急到这里开设行政机关,希望可以借此完成争夺安南所有权的全过程。
而开战之后的走向果然如同朱元璋生前所预料的那般,即便是面对着明朝的军队战败了,大多数民众都自发的变成了反抗军,同占据这里的明军展开了无数次的较量,反抗力度之强烈,反抗意志之坚定,都让众多明军将领乃至于皇帝朱棣本人都感到束手无策。而朱棣自己也只能在位期间,堪堪维持着对安南的控制权,但是等到明宣宗成了皇帝之后,这样的局面就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尤其是他听从了老祖宗的遗训,彻底将征服安南抛在了脑后,而朱棣在位时所付出的一切,都成为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