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一直是小龄宝妈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都说,孩子入睡特别难,每次困了都严重哭闹,其实,很有可能因为 错过了最佳“睡眠窗口期”。
我们不了解孩子的睡眠信号,所以,养育也变的南辕北辙,娃哭闹明明是因为困,却以为他不开心,更卖力的逗哄,一时兴奋背后是对精力的过度压榨,等最后自然是劳累的哭闹不止。
当然啦,新手妈妈们难免判断不准“窗口期”,这也是我们开设低龄号“CD爸妈”最主要的目的,让大家在遇到一些睡眠问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
今天这篇来自“CD爸妈”的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如何避免错过孩子的最佳睡眠窗口期 。
大家跟随我一起来了解下吧!
前几天跟CC小姨带孩子们回姥姥家,午饭之后,跟CC小姨各自哄娃午睡。
然鹅,在CC小姨哄她家老二战斗10分钟无果,我与DD战斗15分钟无果之后,一直在周遭潜伏的我那亲爹果不其然就现身了,并给我们送来最诚挚的“慰问”:
睡觉还用硬哄么?不睡说明根本不困呗,来来来,不困就别睡了,都过来跟姥爷玩!
当然,他收到的只是我跟CC小姨的两对白眼。
已经二胎的我俩早已明白:
没什么比错过孩子睡眠窗口期更糟糕的哄睡体验了~
也没什么比孩子困了,大人误以为人家没玩够强行逗哄让人家保持精神更坑娃了~
如果你家宝宝正面临这样的“困境”,必须要跟老人科普下: 别再胡乱逗娃了,他们需要睡觉!
1
宝宝的“困倦信号”
在宝宝还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困了”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是我们判断宝宝是否困倦的重要信号。
一般情况下,当宝宝出现打哈欠、揉眼睛、眼神呆滞、抓耳挠腮、拍脑袋、变烦躁等信号时,说明宝宝已经开始犯困啦。
当然,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反应也都不一样。
DD的犯困信号就很明显:揉眼,找人抱抱,脑袋往你肩头钻;
但CC小时候就不那么明显,她可能玩着玩着就不开心,爱发脾气。
奶奶当时就觉得,孙女不开心了,是不是玩腻了,赶紧换个花样逗哄。
小孩子毕竟贪新鲜, 没办法拒绝更有趣的事,就会重新变得兴奋,甚至被逗得手舞足蹈。
大人看到这般情景,只觉得自己的方法奏效了,更是想方设法的搞出很多花招来逗笑。
经过一番“神操作”, 娃的劲儿是缓过了,只不过是困劲儿。
原本已经很困的宝宝,变得更兴奋,身体也越来越疲惫。
白天小睡不够而积累的疲惫,换来一顿 黄昏闹;晚上 难以入眠、频繁夜醒,成为老母亲的哄睡难题。
此外,想睡而不得睡产生的烦躁心情,也会影响宝宝的专注力,对于学习和探索失去耐心,容易情绪烦躁,长此以往, 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也会受到影响。
2
为应付疲劳,分泌皮质醇激素
为何宝宝会变得越来越兴奋呢?
这实际上,要归罪于一种叫做 “皮质醇激素”的东西。
不得不承认,哄逗对于小宝宝来说,确实是有吸引力的。
各式各样的花招在面前上演,宝宝们的大脑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别睡别睡,多好玩啊,再等等!
此时,宝宝大脑就会分泌皮质醇激素,来帮助维持精神。
于是,宝宝就表现出了我们看到的兴奋状态。
精神是暂时“撑”住了, 可身体依然还处于疲惫状态,可怜的娃不知道该如何调节,就很有可能哭闹一阵、开心一阵...甚至最后情绪崩溃,大哭不止。
更严重的是,由于白天皮质醇激素分泌过高,在体内产生残留, 它会持续刺激大脑中枢产生紧张的情绪,夜里入睡反而更加困难,或者非常容易频繁醒来。
所以,只有白天有了充足的睡眠, 皮质醇激素保持在一个低且稳定的水平的时候,晚上才更容易入睡。
《婴幼儿睡眠圣经》中都曾提到: 白天小睡并不意味着孩子夜间的睡眠被挤占。
3
抓住睡眠信号,顺利进入小睡模式
在了解了宝宝的睡眠信号之后,我们就要抓住时机进行哄睡了。
发出睡眠信号到入睡这段时间,叫做宝宝的“睡眠窗口期”,这个时候哄睡事半功倍。
(过早哄睡时间太长,对大人精力体力消耗太大,过晚,错过窗口期过度疲倦的孩子很容易哭闹,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
所以,这就需要妈妈们注意观察, 总结宝宝的睡眠信号。初期如果抓不准,可以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做一个记录。
不光要记录睡眠信号,也要记录小睡时间(后面会介绍到参考时长),以便掌握宝宝的睡眠规律。
出现睡眠信号后,我们的正确做法是立即进入哄睡模式, 保持环境安静、停止哄逗、抱着走走、喂奶、放在床上轻拍等。
但如果不小心错过了这个阶段, 就不要再强行哄睡,也不要继续逗哄。
先营造安静的环境,想办法让兴奋、烦躁的孩子安静下来,不多久下一个窗口期就会到来。
4
白天小睡的合理时间
那么,对于低幼宝宝来说,除了学会观察睡眠信号,也需要对不同月龄的孩子白天应该睡多长时间大概做到心中有数。
0-1个月
刚出生的宝宝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通常也没什么睡眠规律,总的原则就是按需睡!
新手妈妈的头一个月,必然是手忙脚乱的,宝宝难免会有睡不好的时候。
如果想要宝宝睡的足,一定要让宝宝吃的饱。
新生儿力气小,可能还没吃饱就睡着了,妈妈们最好在宝宝吃的时候 摩挲他的后背和脚心, 或是把被子和衣服撩开,让宝宝保持一些清醒。
不用担心宝宝会冷,你一定听说过“使出吃奶的力气”吧,说明吃奶是个体力活,宝宝只会热不会冷的。
一般奶水足的话, 吃半个小时就足够了(含两侧),如果是奶水不足需要频繁吸吮以促进乳汁生成的,一般 每2-3个小时吸吮30分钟也够了。
1-3个月
六到八周开始,大部分宝宝要开始合并他零散的睡眠了——他会一次性睡长点但睡的不那么频繁了。
你会发现, 宝宝醒着的时间慢慢变长了。
尽管依然没有明确的规律可言,但是如果宝宝能 坚持吃—玩—睡的节奏,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会比较轻松。
这个阶段宝宝入睡的时间是不固定的,这取决于他每次的睡眠时长和整体的睡眠间隔。
3-4个月
很多宝宝开始了白天有规律的小睡模式,正式到了开始建立小睡规律的时候了。
一般可以做到按照 吃-玩-睡的节奏3小时一循环或4小时一循环。
5-8个月
上午、中午、下午各一觉,或是上下午两个长觉,傍晚一个短觉。也有些宝宝可能只睡两次,但是每次时间比较长。
9-18个月
到了九个月至1岁半的时候,大多数宝宝的小睡会减少到一天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18个月到2岁
很多幼儿白天至少需要睡一次,而到了一岁半的时候,多半孩子会放弃上午的睡眠,而保持下午那次。
这种习惯会保持到他们三四岁大。
注:以上是参考值,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相差一两个小时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跟标准值相去甚远,就要考虑是不是睡眠不足了。
5
To:总是逗娃的大人
低龄阶段的宝宝是很可爱没错,尤其是尚处在月龄的宝宝,糯米团子一样,一逗一笑,心就化了。
你的心情因为宝宝的笑而变得阳光一样灿烂, 但宝宝却因为被逗的疲惫烦躁而阴雨连连呢!
不管是隔辈亲的老人家还是父母本人,我们都理解作为家人的心情。
但也要从宝宝的角度出发,看他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才能他们开心我们也开心不是吗?
所以,别在宝宝原本已经很困的时候逗他们啦,这个时候, 他们最需要的可是睡眠啊!